谔谔以昌
【拼音】:è è yǐ chāng
词语解释谔谔:直言争辩的样子。群臣勇于直言争辩,国家就会兴盛。⒈谔谔:直言争辩的样子。群臣勇于直言争辩,国家就会兴盛。成语解释谔谔以昌
网友释义谔谔以昌,汉语成语,拼音是èèyǐchāng,意思是群臣勇于直言争辩,国家就会兴盛。出自《史记·商君列传》。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武王谔谔以昌,殷纣墨墨以亡。”
1.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千人之诺,不如一士之谔。武王谔谔以昌,殷纣墨墨以亡。
读音:è
[è]
(形)正直的话。
读音:è
[è]
(形)正直的话。
读音:yǐ
[yǐ]
(1)(介)用;拿;按:~少胜多|喻之~理。
(2)(介)依:~次就座。
(3)(介)因:何~知之?
(4)(介)表示目的:~待时机。
(5)(介)〈书〉于;在(时间):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10月1日宣告成立。
(6)〈书〉(连)跟‘而’相同:城高~厚;地广~深。
(7)用在单纯的方位词前;组成合成的方位词或方位结构;表示时间、方位、数量的界限:黄河~北|九年~前。
读音:chāng
[chāng]
(1)(形)繁荣;兴旺:~明|蕃~|南~|武~|繁荣~盛。
(2)(形)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