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建设
【拼音】:shè huì
词语解释泛指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有时专指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即社会主义经济建设。⒈泛指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有时专指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即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网友释义社会主义建设,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之后,建设社会主义新型制度并为向共产主义过渡创造条件的实践过程。列宁在《怎样组织竞赛》一文中,第一次使用“社会主义建设”的概念。社会主义建设包括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建设,有时也专指经济建设。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经济建设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并成功过渡到共产主义的物质基础和物质条件;政治建设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思想文化建设的重要保证;思想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创造高于资本主义的劳动生产率以及向共产主义过渡必不可少的条件。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还要调整和改革生产关系中某些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上层建筑中某些不适应经济基础的环节。从本国国情出发...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正以无可比拟的速度迅速发展着。
2.我国的法律法规是随着社会主义建设而不断发展,完善的,绝不是一成不变的。
3.在这社会主义建设中,他迈错了步子,认敌为友,不按客观规律办事,主观主义地搞瞎指挥。
4.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
5.“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三个有利于”标准具有一脉相承性,都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当代中国改革、建设实践的基础之上。
6.他们是一个平凡而敢作敢为的群体,在祖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华民族勤劳勇敢、吃苦耐劳、乐于奉献、聪明机智、不怕困难的性格,在中国军人身上体现得尤为显著。
7.个人的兴趣应该服从和服务于革命事业和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离开事业来孤立地强调个人的兴趣,就缺乏正确的目的。就不容易得到多方面的鼓励,就不容易激发持久坚韧的信心,最终也就不会有突出成就的。
8.这一时期,侨汇既是国内近千万侨眷主要或次要的生活来源,也是国外广大华侨与祖国联系的一个重要桥梁,又是国家社会主义建设中所需外汇资金的主要来源。
9.长期以来,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和实践上,都不承认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和实现国民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
10.农民工也是劳动者,农民工也是建设者,农民工也是国家的公民,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坚力量。
读音:shè
[shè]
(1)(名)共同工作或生活的一种集体组织:报~|合作~。
(2)(名)古代把土神和祭土神的地方、日子和祭礼都叫社:春~|~日|~稷。
读音:huì,kuài
[huì]
[ huì ]1. 聚合,合在一起:会合。会审。会话。
2. 多数人的集合或组成的团体:会议。开会。
3. 城市,通常指行政中心:都(dū)会。省会。
4. 彼此见面:会面。会见。
5. 付钱:会账。会钞。
6. 理解,领悟,懂:会心,体会。
7. 能,善于:会游泳。会英语。
8. 机会,时机,事情变化的一个时间:机会难得。
9. 一定,应当:长风破浪会有时。
10. 恰好,正好:会天大雨。
11. 一小段时间:会会儿。
[ kuài ]1. 总计:会计(①管理和计算财务的工作;②管理和计算财务的人)。
2. 姓。
读音:zhǔ
[]
1. 权力或财物的所有者,家庭的首脑:主人。物主。失主(失掉财物的人)。当家作主。
2. 旧时臣子称君王,下级称上级,仆人称家主:君主。主上。
3. 对事物的意见或认为应当如何处理,决定:主张。主见。主意。主义。
4. 对事物有决定权力:民主。自主。主持。主宰。主权(一个国家的独立自主的权力)。
5. 最重要的,最基本的:主次。主要。主力。主将(
)。6. 预示:早霞主雨。
7. 旧时为死人立的牌位:木主。神主。
8. 基督教、伊斯兰教对所信仰的神或本教创始人的称呼。
9. 姓。
读音:yì
[]
1. 公正合宜的道理或举动:正义。义不容辞。义无反顾。仗义直言。
2. 合乎正义或公益的:义举。义务。义愤。义演。见义勇为。
3. 情谊:义气。恩义。义重如山。
4. 意思,人对事物认识到的内容:意义。含义。释义。微言大义。
5. 指认为亲属的:义父。
6. 人工制造的(人体的部分):义齿。义肢。
7. 姓。
读音:jiàn
[]
(1)(动)建筑:新~|扩~。
(2)(动)设立;成立:~国|~都|~军。
(3)(动)提出;首倡:~议。
(4)(名)建江;就是闽江;在福建。
(5)(名)指福建:~兰|~漆。
读音:shè
[]
(1)(动)设立;布置:~防|~宴。
(2)(动)筹划:~计。
(3)(动)假设:~想。
(4)〈书〉(连)假如;倘若:假~有困难;应当相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