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已而用之
【拼音】:bù dé yǐ ér yòng zhī
词语解释用:使用。没有办法,只好采用这个办法。⒈用:使用。没有办法,只好采用这个办法。成语解释不得已而用之
综合释义用:使用。没有办法,只好采用这个办法。且兵者凶器,~。◎宋·孔平仲《续世说·直谏》不得已而用之[bùdéyǐéryòngzhī]
网友释义不得已而用之指没有办法,只好采用这个办法。出自《六韬·文韬·兵道》。
出处《六韬·文韬·兵道》:“圣王号兵为凶器,不得已而用之。”
反义词 不得已而为之
1.兵着不祥之器非不得已而用之,用之必胜。
2.兵者,不祥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
3.夫兵者,不祥之器,天道恶之,不得已而用之,是天道也。
4.中国的传统军事理论主张“义战”、“慎战”和“胜战”,强调为和平、为正义而战,强调“兵者,国之凶器也,不得已而用之”。
5.兵乃世之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闻之不详。
6.圣王号兵为凶器,不得已而用之。
7.“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
8.轻易言战者,往往不知战、不善战;擅战者,往往不知“兵者,凶器也,圣人不得已而用之”的道理。
9.“兵者不祥之器,不得已而用之”,特别强调“主不可怒而兴师,将不可愠而致战”。
10.刑罚的严厉性及其功能局限性决定了它只能是最后的制裁手段,只有在其他社会规范调整手段不力时,才能不得已而用之。
读音:bù
[bù]
1. 副词。
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不,我不知道。
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读音:dé,děi,de
[dé]
[ dé ]1. 获取,接受:得到。得失。得益。得空(kòng)。得便。得力。得济。心得。
2. 适合:得劲。得当(dàng )。得法。得体。
3. 满意:得意。扬扬自得。
4. 完成,实现:饭得了。得逞。得志(多指满足名利的欲望)。
5. 可以,许可:不得随地吐痰。
6. 口语词(a.表禁止,如“得了,别说了”;b.表同意,如“得,就这么办”)。
[ děi ]1. 必须,须要:可得注意。
2. 极舒服,极适意:这时要能洗上凉水澡,就得了。
[ de ]1. 用在动词后表可能:要不得。拿得起来。
2. 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的连接补语,表示效果或程度:跑得快。香得很。
读音:ér
[ér]
1. 古同“尔”,代词,你或你的:“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2. 连词(a.表平列,如“多而杂”。b.表相承,如“取而代之”。c.表递进,如“而且”。d.表转折,如“似是而非”。e.连接肯定和否定表互为补充,如“浓而不烈”。f.连接状语和中心词表修饰,如“侃侃而谈”。g.插在主语谓语中间表假设,如“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3. 表(从……到……):从上而下。
读音:yòng
[yòng]
(1)(动)使用
(2)(动)费用:~项|家~。
(3)(动)用处:功~|有~|作~|物尽其~。
(4)(动)需要(多用于否定):不~开灯|您不~操心。
(5)(动)吃、喝(敬辞):~饭|~茶。
(6)(动)〈书〉(连)因此;因为(多用于书信):~特函达。
(7)(动)(介)拿(表示凭借的工具、方式或者手段等):~钥匙开锁。
读音:zhī
[zh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7. 往,到:“吾欲之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