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字列表1 字列表51 字列表101 字列表151 字列表201 单词列表1 单词列表51 单词列表101 单词列表151 单词列表201 诗人列表1 诗人列表51 诗人列表101 诗人列表151 诗人列表201 诗歌列表1 诗歌列表51 诗歌列表101 诗歌列表151 诗歌列表201 诗句列表1 诗句列表51 诗句列表101 诗句列表151 诗句列表201 成语列表1 成语列表51 成语列表101 成语列表151 成语列表201 词语列表1 词语列表51 词语列表101 词语列表151 词语列表201 组词列表1 组词列表51 组词列表101 组词列表151 组词列表201
人性论词语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汉语词典 人性论

人性论

【拼音】:rén xìng lùn

【注音】:ㄖㄣˊㄒ一ㄥˋㄌㄨㄣˋ

【词性】:名词。

【结构】:人(独体结构)性(左右结构)论(左右结构)

【繁体】:人性論

解释

词语解释关于人的共同本质的理论。一般指离开人的社会性和阶级性去解释人的共同本质的剥削阶级人性论。人的本质,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在阶级社会中,具有社会性的人性通常表现为人的阶级性,因此不能离开人的阶级性去解释人性。但是社会性并不等同于阶级性,把具有社会性的人性完全归结为人的阶级性,也是不确切的。人性论[rénxìnglùn]⒈关于人的共同本质的理论。一般指离开人的社会性和阶级性去解释人的共同本质的剥削阶级人性论。人的本质,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在阶级社会中,具有社会性的人性通常表现为人的阶级性,因此不能离开人的阶级性去解释人性。但是社会性并不等同于阶级性,把具有社会性的人性完全归结为人的阶级性,也是不确切的。

基础解释关于人的共同本质的理论。

引证解释⒈关于人的共同本质的理论。一般指离开人的社会性和阶级性去解释人的共同本质的剥削阶级人性论。人的本质,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在阶级社会中,具有社会性的人性通常表现为人的阶级性,因此不能离开人的阶级性去解释人性。但是社会性并不等同于阶级性,把具有社会性的人性完全归结为人的阶级性,也是不确切的。

网络解释人性论(英国大卫·休谟著书籍)《人性论》是英国哲学家大卫·休谟创作的哲学著作,以三卷本出版,前两卷(《论知性》与《论情感》)于1739年出版,第三卷(《论道德》)于1740年出版。

综合释义休谟的哲学着作。写于1732~1736年,全书3卷,1739年后分卷出版。作者试图把实验推理的方法推广应用于精神哲学,剖析人性中的理智和情感,建立一个新的科学体系。第一卷阐述认识论,提出了他的不可知论和唯心主义学说。第二卷以感觉性观点说明伦理学和美学问题,认为快乐的感觉是善和美的共同基础。第三卷论述快乐论、功利论的伦理学原理以及人性论、契约论的政治学原理。他提出支配人的生活的是意志、情感(或激情)而非理性,道德和政治的基础是“自利心”,以及同“自利心”相辅相成的“同情感”。出版后,由于公众反应冷淡,休谟对全书作了改写、修订。

英语the theory of human nature

其他释义通常指撇开人的社会性和人的历史发展,抽象地考察人的共同本性的理论。中国古代即有性善论、性恶论、性有善有恶论等,西方亦有自然说、约定论、感觉论等人性理论。欧洲文艺复兴后,人性论成为欧洲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思想的核心,其中心是提倡个性自由、个性解放,反对封建束缚。

人性论造句更多 >>

1.尽管基督教人性论有一定局限性,但它对于现代生活仍然具有某些积极的价值。

2.并且,在其自然主义人性论背景之下,诚的思想在荀子整个道德修养学说中具有一种特别的理论意义。

3.它最终要表达的是邪恶并非不可避免的,它是依你的人性论而定,我想,它还说明,邪恶就是人类的责任与控制力领域。

4.第二章以理想人格的理论基础—人性论作为其逻辑出发点,分析了理想人格的模式,进而正面提出了“大丈夫”理想人格。

5.文章从研究马克思的人性论入手,解析了和谐社会的人性内涵。

6.在这部分中,我们从认识论、人性论和自然法理论三个角度进行了分析。

7.人性论是梁实秋文艺思想的哲学基础和核心。

8.同时,对人性假设进行深入研究,在很大程度上也可以为教师专业化的人性论奠定一定的基础。

9.这一对矛盾也贯穿于其人性论观点、知识论观点、教育本质论观点、教育目的论观点和教育方法论观点中。

10.或者宣传抽象的人性论、人道主义,认为所谓社会主义条件下人的异化应当成为创作的主题,个别的作品还宣传色情。

字义分解

读音:rén

[rén]

(1)(名)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男~|女~|~们|~类。

(2)(名)每人;一般人:~手一册|~所共知。

(3)(名)指成年人:长大成~。

(4)(名)指某种人:工~|军~|主~|介绍~。

(5)(名)别人:~云亦云|待~诚恳。

(6)(名)指人的品质、性格或名誉:这个同志~很好|他~老实。

(7)(名)指人的身体或意识:这两天~不大舒服。

(8)(名)指人手、人材:我们这里正缺~。

读音:xìng

[xìng]

(1)(名)性格:个~|耐~|天~。

(2)(名)性能;性质:弹~|药~|油~。

(3)(名)在思想、感情等方面的表现:党~|纪律~。

(4)(形)有关生物的生殖或性欲的:~器官|~行为|~生活。

(5)(名)性别:男~|女~|雄~|雌~。

(6)(名)表示名词(以及代词、形容词)的类别的语法范畴。

读音:lùn,lún

[lùn]

[ lùn ]

1. 分析判断事物的道理:论断。论点。论辩。论据。论者。议论。讨论。辩论。

2. 分析阐明事物道理的文章、理论和言论:理论。舆论。专论。社论。

3. 学说,有系统的主张:系统论。

4. 看待:一概而论。

5. 衡量,评定:论罪。论功行赏。

6. 按照:论件。论资排辈。

7. 姓。

[ lún ]

1. 古同“伦”,条理。

2. 〔论语〕中国古书名,内容主要是记载孔子及其门人的言行。

3. 古同“抡”,挑选。

人性论相关成语

人性论相关词语

解释包含人性论的单词更多 >>

上一个:弹性体

下一个:急性子

相关推荐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进入页面;2、修改密码;3、填报须知;4、查看个人基本信息;5、志愿类别选择;6、填写志愿和修改志愿;7、填写或修改志愿结束后,单击页面底部的[保存并提交]按钮,则所填写的志愿数据将得到保存,保存即表示该批次志愿已经提交。

分享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