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桃之报
【拼音】:tóu táo zhī bào
【注音】:ㄊㄡˊㄊㄠˊㄓㄅㄠˋ
【词性】:成语。
【繁体】:投桃之報
词语解释比喻给对方的报答。投桃之报[tóutáozhībào]⒈比喻给对方的报答。
引证解释⒈比喻给对方的报答。参见“投桃报李”。引《镜花缘》第三九回:“王兄如将韵学赐教,小弟定赠美号,以为‘投桃之报’。”⒈比喻给对方的报答。参见“投桃报李”。引《镜花缘》第三九回:“王兄如将韵学赐教,小弟定赠美号,以为‘投桃之报’。”成语解释投桃之报
网友释义投桃之报指比喻给对方的报答。
汉语大词典比喻给对方的报答。《镜花缘》第三九回:“王兄如将韵学赐教,小弟定赠美号,以为‘投桃之报’。”参见“投桃报李”。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39回:“王兄如将韵学赐教,小弟定赠美号,以为‘投桃之报’。”
1.一双白皙纤细的玉手递过热腾腾的包子,莫小飞的心彻底融化了,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只要自己有出头之人,一饭之恩必定投桃之报。
读音:tóu
[tóu]
(1)(动)放进去;送进去:~放。
(2)(动)跳进去(专指自杀行为)。
(3)(动)投射。
(4)(动)寄给人(书信等):~递。
(5)(动)找上去;参加进去:~入。
(6)(动)迎合。
(7)(副)临;在…之前。
读音:táo
[táo]
(1)(名)桃树。
(2)(名)桃儿;这种植物的果实。
(3)(名)桃儿;形状像桃儿的东西。
(4)(名)指核桃。
读音:zhī
[zh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7. 往,到:“吾欲之南海”。
读音:bào
[bào]
(1)(动)告诉:~名|~账。
(2)(动)回答:~友人书|~之以热烈的掌声。
(3)(动)报答;用实际行动表示感谢:~恩。
(4)(动)报复:~仇|~怨。
(5)(动)报应:现世~。
(6)(名)报纸:日~|机关~|登~|看~。
(7)(名)指某些刊物:画~|学~。
(8)(名)指用文字报道消息或发表意见的某些东西:喜~|海~|黑板~。
(9)(名)指电报:发~机|送~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