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仲裁
【拼音】:guó jì
【简体】:国际仲裁
【繁体】:國際仲裁
词语解释国际仲裁,又称“国际公断”,简称“仲裁”或“公断”。⒈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方式之一。即发生争端的当事国自愿将争端提交双方选定的裁判者进行审理和裁决。裁决的结果由当事国自觉执行。国际上常设的国际仲裁机构是设在海牙的国际法院。
网友释义国际仲裁,又称“国际公断”,简称“仲裁”或“公断”。是指由争端当事国共同选任的仲裁人审理有关争端并作出有拘束力的裁决。国际争端的法律解决方法之一。某一国际争端的当事国可依其事先或事后所自愿达成的仲裁协议将争端交付仲裁。仲裁人由争端当事国协议选任,可由一人担任,亦可组成仲裁法庭或仲裁委员会,依仲裁协议规定的程序和规则对仲裁协议规定的争端事由进行审理,所作裁决对争端当事国具有拘束力。
辞典修订版两个以上的国家发生争端时,当事国可选定某一法院或组织,对争端处以法律裁决。
其他释义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方式之一。即发生争端的当事国自愿将争端提交双方选定的裁判者进行审理和裁决。裁决的结果由当事国自觉执行。国际上常设的国际仲裁机构是设在海牙的国际法院。
1.在后者的情况下,将可能是唯一可依据的基础来提交至国际仲裁并避免原审判地的法庭。
2.国际仲裁从未如此炙手可热,但纽约在企业最愿意解决纠纷的选择地排名仅为第六,为人诟病。
3.据报道,阿尔瓦利德不愿意就这块土地的所有权问题寻求国际仲裁。
4.当然,如果协商得不到解决,为避免由此引发的武力冲突,只有诉诸于国际法院或国际仲裁机构判裁。
5.如果出现争议,而且又无法通过友好谈判来达成一致意见,那我们就只能将争议案交由国际仲裁机构仲裁解决。
6.纽约正在和律师协会共同着手在本市建立一个国际仲裁中心。
7.不少诉讼和争端需要在法庭上处理,包括本地及国际仲裁、调查和跨司法管辖区的争端等。
8.当数个条款都同时具有效力的时候,投资者应就最能辅助国际仲裁最出最好结果来解决争端的方向决定可使用的条款。
9.双边投资保护协定在国际公法中是不同寻常的,因为它们赋予私人投资者在一个国际仲裁机构中提起仲裁的权利。
10.雪佛龙公司已经申请由国际仲裁团来决定应由该公司或由厄瓜多尔政府支付这一地区环境清理所需费用。
读音:guó
[guó]
(1)(名)国家:~内|祖~|外~|保家卫~。
(2)(名)代表国家的:~徽|~旗|~宴。
(3)(名)指我国的:~产|~术|~画|~药。
(4)(名)(Guó)姓。
读音:jì
[jì]
(1)(名)靠边的或分界的地方:边~|分~|天~|一望无~。
(2)(名)里边;中间:脑~|胸~。
(3)(名)彼此之间:国~|星~旅行。
(4)(名)时候:正当革命胜利之~。
(5)(名)正当(指时机、境遇):~此盛会。
(6)(名)遭遇:遭~|~遇。
读音:zhòng
[]
1. 兄弟排行次序二:仲兄。仲弟。
2. 在当中的:仲春(春季的第二个月,即农历二月。仲夏、仲秋、仲冬依此类推)。仲裁(居间调停、裁判)。
3. 姓。
读音:cái
[]
(1)(动)用刀、剪等割或铰。
(2)(量)整张纸分成的相等的若干分;印刷上纸的若干分之一。
(3)(动)除掉;削减。
(4)(动)安排取舍。
(5)(动)衡量;判断。
(6)(名)格式;体制。
(7)(动)刎颈。
(8)(动)控制;抑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