稷官
【拼音】:jì guān
【注音】:ㄐ一ˋㄍㄨㄢ
【结构】:稷(左右结构)官(上下结构)
词语解释1.古代掌农事的官。稷官[jìguān]⒈古代掌农事的官。
基础解释古代掌农事的官。
引证解释⒈古代掌农事的官。引《史记·匈奴列传》:“夏道衰,而公刘失其稷官,变于西戎。”汉王充《论衡·初禀》:“弃事尧为司马,居稷官,故为后稷。”《书·舜典》“禹拜稽首,让于稷契暨皋陶”孔传:“居稷官者,弃也。”《诗·大雅·生民》“诞实匍匐”唐孔颖达疏:“是其本有天性,种者美好,於后果为稷官。”
网络解释稷官稷官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jìguān,是指古代掌农事的官。
综合释义古代掌农事的官。《史记·匈奴列传》:“夏道衰,而公刘失其稷官,变于西戎。”汉王充《论衡·初禀》:“弃事尧为司马,居稷官,故为后稷。”《书·舜典》“禹拜稽首,让于稷契暨皋陶”孔传:“居稷官者,弃也。”《诗·大雅·生民》“诞实匍匐”唐孔颖达疏:“是其本有天性,种者美好,於后果为稷官。”
汉语大词典古代掌农事的官。《史记·匈奴列传》:“夏道衰,而公刘失其稷官,变于西戎。”汉王充《论衡·初禀》:“弃事尧为司马,居稷官,故为后稷。”《书·舜典》“禹拜稽首,让于稷契暨皋陶”孔传:“居稷官者,弃也。”《诗·大雅·生民》“诞实匍匐”唐孔颖达疏:“是其本有天性,种者美好,于后果为稷官。”
1.宫城南面是皇城,内有宗庙社稷,官署衙门,中央各部委的分支机构。
读音:jì
[jì]
(1)(名)古代称一种粮食作物;有的书说是黍一类的作物;有的书说是谷子(粟)。
(2)(名)古代以稷为百谷之长;因此帝王奉祀为谷神。
读音:guān
[guān]
(1)(名)政府机关或军队中经过任命的、一定等级以上的公职人员;在我国现多用于军队和外交场合。
(2)(形)旧时称属于政府的或公家的:~办|~费。
(3)(形)公共的;公用的:~大道|~厕所。
(4)(Guān)姓。
(5)(名)器官:五~|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