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旛
【拼音】:jīng fān
【注音】:ㄐ一ㄥㄈㄢ
【结构】:旌(左右结构)旛(左右结构)
词语解释1.亦作'旌幡'。2.泛指旗帜。
基础解释亦作/'旌幡/',见/'旌旛/'。意思为泛指旗帜。泛指旗帜。
引证解释⒈亦作“旌幡”。泛指旗帜。引《穀梁传·庄公二十五年》“天子救日置五麾”晋范宁注:“麾,旌幡也。”唐雍陶《赠金河戍客》诗:“戍远旌幡少,年深帐幕低。”唐方干《侯郎中新置西湖》诗:“烟雾未应藏岛屿,鳧鷖亦解避旌旛。”
网络解释旌旛旌旛,是汉语词汇,读音是jīngfān,出自《谷梁传·庄公二十五年》。
综合释义亦作“旌幡”。泛指旗帜。《穀梁传·庄公二十五年》“天子救日置五麾”晋范宁注:“麾,旌幡也。”唐雍陶《赠金河戍客》诗:“戍远旌幡少,年深帐幕低。”唐方干《侯郎中新置西湖》诗:“烟雾未应藏岛屿,鳧鷖亦解避旌旛。”
网友释义旌旛,是汉语词汇,读音是jīngfān,出自《谷梁传·庄公二十五年》。
读音:jīng
[jīng]
(1)(名)古代的一种旗子;旗杆顶上用五色羽毛做装饰。
(2)旌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