哑口
【拼音】:yǎ kǒu
【注音】:一ㄚˇㄎㄡˇ
【结构】:哑(左右结构)口(独体结构)
【繁体】:啞口
词语解释沉默不语;无话可说。哑口[yǎkǒu]⒈沉默不语;无话可说。
引证解释⒈沉默不语;无话可说。引茅盾《夏夜一点钟》:“这位哑口的顾问决不会掉枪花。”沈从文《灯》:“但言语在这老兵头脑中,好象不大够用,一到这些事情上,他便哑口了。”
网络解释哑口哑口是房间两个不同区域的划分标志。哑口常常处于门厅向客厅的过渡处、客厅向餐厅的过渡处,置于客厅与阳台、客厅与走廊、客厅与卧室区及许多公用空间的设计中。在过渡空间交换处做点晴处理,是承上启下,条理清晰、文脉清新的标志。忽视此处,则会造成人们心理感觉不完整,没有序列层次感。
汉语大词典沉默不语;无话可说。茅盾《夏夜一点钟》:“这位哑口的顾问决不会掉枪花。”沈从文《灯》:“但言语在这老兵头脑中,好象不大够用,一到这些事情上,他便哑口了。”
其他释义1.沉默不语;无话可说。
1.她以犀利的辩护词驳斥得法官哑口无言。
2.小明一向好辩,把对方说得哑口无言是他最大乐事。
3.他思维敏捷,谈吐锋利,驳得对方哑口无言。
4.她插身进来,讲得声色俱厉,使得经理哑口无言。
5.这些人被当场查获吸食毒品,哑口无言,只好束手就擒。
6.辩论会上,他有理有据的发言把对方驳得哑口无言。
7.妈妈几句话就把他说得哑口无言了。
8.在铁的事实面前,他哑口无言,只得低头认罪。
9.小张被大家问得哑口无言,只有默默低头承认错误。
10.你这么说,真让我哑口无言,不知应该如何是好。
读音:yǎ,yā
[yǎ]
[ yǎ ]1. 不能说话:聋哑。哑巴。哑子吃黄连(歇后语,喻有苦难言)。
2. 嗓子干涩发音困难或不清楚:沙哑。嘶哑。
3. 无声的:哑剧。哑铃(一种铁制的运动器械)。
4. 因发生故障,炮弹、子弹打不响:哑炮。
5. 笑声(旧读yǎ ㄧㄚˇ):哑然失笑(不自禁地笑出声来)。
[ yā ]1. 〔咿哑〕见“咿”。
读音:kǒu
[kǒu]
(1)(名)人或动物进饮食的器官;有的也是发声器官的一部分。俗称嘴。
(2)(名)(~儿)容器通外面的地方:瓶子~儿|碗~儿。
(3)(名)(~儿)出入通过的地方:出~|入~|门~儿|胡同~儿。
(4)(名)长城的关口;多用做地名;也泛指这些关口:~外|喜峰~|西~羊皮。
(5)(名)(~儿)破裂的地方;大的豁口:伤~|衣服撕了个~儿。
(6)(名)刀、剑、剪刀的刃:刀卷~了。
(7)(名)驴马等的年龄:六岁~|这匹马~还年轻。
(8)(量)表示人或动物的量:一家五~人|三~猪|一~钢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