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批
【拼音】:lùn pī
【注音】:ㄌㄨㄣˋㄆ一
【结构】:论(左右结构)批(左右结构)
【繁体】:論批
词语解释1.评论﹐加批。论批[lùnpī]⒈评论,加批。
基础解释评论﹐加批。
引证解释⒈评论,加批。引清朱之瑜《答野传书》之九:“来教览后论批;朋友之道,点次已为过,而一下论批,僭越不更甚乎?”
网络解释论批论批,词语,拼音lùnpī,注音ㄌㄨㄣˋㄆㄧ,指评论,加批。
综合释义评论,加批。清朱之瑜《答野传书》之九:“来教览后论批;朋友之道,点次已为过,而一下论批,僭越不更甚乎?”
1.明清女性主要以题写序跋的方式开展戏曲理论批评。
2.五六十年前,它与周济的《介存斋论词杂著》、冯煦的《蒿庵词话》合在一起,纳入《中国古典文学理论批评专著选辑》出版问世。
3.其原因为社会改革,西学东渐,文体发展和资产阶级改良派使然。在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是一个光辉的里程碑。
4.桐城派主要是一个古文理论批评流派,林纾不完全赞成桐城派这一说法与此有关。
5.但叶昼的批点富有文学批评价值,特别是他的人物论在整个明代戏曲理论批评中比较突出。
6.近日因李纯恩的“乐坛已死”言论批评本地填词人水平差,立刻惹起填词人黄伟文极度不满,两人在网上隔空对质,火药味很浓。
7.在此基础上,深入地探讨了梅肖尼克的诗学翻译理论:批判了奈达的关于文学作品“形式”于“内涵”二元对立的理论,以及评价翻译作品中将“形式”于“内涵”割裂开来的错误方法论。
8.整体而言,冯雪峰的理论批评虽有对文艺特性的尊重,但却又呈现出“左”的偏向。
9.如何在更为宏阔的视野中寻求多元综合与创新,是当代文艺理论批评面临的新问题。
10.作家埋头创作,寡见涉及评论;批评家只搞批评,鲜有文艺作品。
读音:lùn,lún
[lùn]
[ lùn ]1. 分析判断事物的道理:论断。论点。论辩。论据。论者。议论。讨论。辩论。
2. 分析阐明事物道理的文章、理论和言论:理论。舆论。专论。社论。
3. 学说,有系统的主张:系统论。
4. 看待:一概而论。
5. 衡量,评定:论罪。论功行赏。
6. 按照:论件。论资排辈。
7. 姓。
[ lún ]1. 古同“伦”,条理。
2. 〔论语〕中国古书名,内容主要是记载孔子及其门人的言行。
3. 古同“抡”,挑选。
读音:pī
[pī]
1. 用手掌打:批颊(打嘴巴)。
2. 刮:批凿。
3. 口头或用文字判定是非、优劣、可否:批准。批示。批复。批语。批阅。批判。眉批(写在书页天头上的批语)。
4. 大量:批购。批销。
5. 量词,用于大宗的货物或数量众多的事物:一批货物。
6. 棉麻等未捻成线、绳时的细缕:线批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