镂骨
【拼音】:lòu gǔ
【注音】:ㄌㄡˋㄍㄨˇ
【结构】:镂(左右结构)骨(上下结构)
【繁体】:鏤骨
词语解释1.比喻深刻难忘。2.比喻自苦。镂骨[lòugǔ]⒈比喻深刻难忘。⒉比喻自苦。
基础解释比喻深刻难忘。比喻自苦。
引证解释⒈比喻深刻难忘。引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序教》:“追思平昔之指,铭肌鏤骨,非徒古书之诫,经目过耳也。”唐杜甫《奉赠萧十二使君》诗:“食恩惭卤莽,鏤骨抱酸辛。”明沉鲸《双珠记·从军别意》:“能惻隐,是仁术。德至沦肌,感当鏤骨。”⒉比喻自苦。引明唐顺之《赠郡侯郭文麓陞副使序》:“是故其始也,缩腹鏤骨以自苦。”
网络解释镂骨中文词语
综合释义比喻深刻难忘。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序教》:“追思平昔之指,铭肌鏤骨,非徒古书之诫,经目过耳也。”唐杜甫《奉赠萧十二使君》诗:“食恩惭卤莽,鏤骨抱酸辛。”明沉鲸《双珠记·从军别意》:“能惻隐,是仁术。德至沦肌,感当鏤骨。”比喻自苦。明唐顺之《赠郡侯郭文麓陞副使序》:“是故其始也,缩腹鏤骨以自苦。”
网友释义清热解暑:冬瓜性寒味甘,清热生津,僻暑除烦,在夏日服食尤为适宜。
汉语大词典(1).比喻深刻难忘。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序教》:“追思平昔之指,铭肌镂骨,非徒古书之诫,经目过耳也。”唐杜甫《奉赠萧十二使君》诗:“食恩惭卤莽,镂骨抱酸辛。”明沈鲸《双珠记·从军别意》:“能恻隐,是仁术。德至沦肌,感当镂骨。”(2).比喻自苦。明唐顺之《赠郡侯郭文麓升副使序》:“是故其始也,缩腹镂骨以自苦。”
1.乔某蒙二位先锋厚恩,铭心镂骨,终难补报。
2.一碑一镂骨,三分入髓,七分与泪梦归途。烟花散尽小桃落,碧草秋风忍荒芜。江帆万里泊渔火,红豆三两株。
3.王某蒙二位先锋厚恩,铭心镂骨,终难补报。
4.而那初恋的挚爱之潮,令我镂骨铭心。
5.回眸自己走过的人生旅程,总有一些足迹让人铭诸肺腑而历历在目;回首自己经历的人生往事,总有一些情感使人铭心镂骨而难以忘怀。
6.他时常回忆起那段镂骨铭心的恋情。
7.当人对面前所发生的事务,有着铭肌镂骨的记忆后,时常会发生一种病态般的幻觉。这种幻觉,或许会陪伴人的平生。
8.你在说谎,你的话镂骨铭心!
9.大师救命之恩,今小道铭肌镂骨……。
10.但是那件事,对于我来说,可是镂骨铭心,终生难忘。
读音:lòu
[lòu]
(动)雕刻:~刻|~花。
读音:gǔ,gū
[gǔ]
[ gǔ ]1. 人和脊椎动物体内支持身体、保护内脏的坚硬组织:骨头。骨骼(全身骨头的总称)。骨节。骨肉(a.指最亲近的有血统关系的人,亦称“骨血”;b.喻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关系)。骨干(gàn)。
2. 像骨的东西(指支撑物体的骨架):伞骨。扇骨。
3. 指文学作品的理论和笔力:骨力(a.雄健的笔力;b.刚强不屈的气概)。风骨(古典文艺理论术语,指文章的艺术风格,亦指作品的风神骨髓)。
4. 指人的品质、气概:侠骨。骨气。
[ gū ]1. 〔骨朵儿(duor )〕尚未开放的花朵。
2. 〔骨碌〕滚动(“碌”读轻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