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田
【拼音】:tuì tián
【注音】:ㄊㄨㄟˋㄊ一ㄢˊ
【结构】:退(半包围结构)田(独体结构)
词语解释1.旧指农民年老后把按人丁分给的田地退还政府。2.退还租种的田地。3.犹退佃。退田[tuìtián]⒈旧指农民年老后把按人丁分给的田地退还政府。⒉退还租种的田地。⒊犹退佃。
基础解释旧指农民年老后把按人丁分给的田地退还政府。退还租种的田地。3.犹退佃。
引证解释⒈旧指农民年老后把按人丁分给的田地退还政府。引《隋书·食货志》:“率以十八受田,输租调;二十充兵,六十免力役;六十六退田,免租调。”⒉退还租种的田地。引《宋史·食货志上二》:“不愿开垦者,即许退田别佃。”⒊犹退佃。参见“退佃”。引逯斐《猎人小屋·红旗颂》:“更难忘1934年,红军走了白军到,地主老财夺地又退田,白匪军串门挞户,杀人放火好凶烈。”
网络解释退田退田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tuìtián,意思是旧指农民年老后把按人丁分给的田地退还政府。
综合释义旧指农民年老后把按人丁分给的田地退还政府。《隋书·食货志》:“率以十八受田,输租调;二十充兵,六十免力役;六十六退田,免租调。”退还租种的田地。《宋史·食货志上二》:“不愿开垦者,即许退田别佃。”犹退佃。逯斐《猎人小屋·红旗颂》:“更难忘1934年,红军走了白军到,地主老财夺地又退田,白匪军串门挞户,杀人放火好凶烈。”参见“退佃”。
网友释义tuìtiánㄊㄨㄟˋㄊㄧㄢˊ退田(1).旧指农民年老后把按人丁分给的田地退还政府。《隋书·食货志》:“率以十八受田,输租调;二十充兵,六十免力役;六十六退田,免租调。”(2).退还租种的田地。《宋史·食货志上二》:“不愿开垦者,即许退田别佃。”(3).犹退佃。逯斐《猎人小屋·红旗颂》:“更难忘1934年,红军走了白军到,地主老财夺地又退田,白匪军串门挞户,杀人放火好凶烈。”
汉语大词典(1).旧指农民年老后把按人丁分给的田地退还政府。《隋书·食货志》:“率以十八受田,输租调;二十充兵,六十免力役;六十六退田,免租调。”(2).退还租种的田地。《宋史·食货志上二》:“不愿开垦者,即许退田别佃。”(3).犹退佃。逯斐《猎人小屋·红旗颂》:“更难忘1934年,红军走了白军到,地主老财夺地又退田,白匪军串门挞户,杀人放火好凶烈。”参见“退佃”。
1.“世界自然基金会在洞庭湖西畔山洲垸有一个退田还湖的示范点,方圆五里地的范围,迄今为止,不但从来没有出现老鼠,甚至连老鼠的粪便也没有发现过。
2.退田户成为杨帮华与议事会成员们主攻的对象。
3.根据各湖泊现状,尽快设立最低水位线,严格按照最低水位线调蓄湖水;要严禁围湖造田,逐步退田还湖,保障湖泊湿地调蓄防洪功能。
4.退田还湖后,大片草滩慢慢恢复,水鸟活动的空间扩大了,过去难得一见的黄鼠狼、野兔、猫头鹰、蛇、野鸡和班鸠等野生动物又多起来。
5.一个就近可资借鉴的案例是,10年前,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在西洞庭湖西畔山洲垸和青山垸成功实施退田还湖示范项目。
6.退田户成为杨帮华与议事会成员们主攻的对象。(查字典www.chazidian.com造句网退田造句)
7.一个就近可资借鉴的案例是,10年前,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在西洞庭湖西畔山洲垸和青山垸成功实施退田还湖示范项目。【查字典www。chazidian。com】
8.“世界自然基金会在洞庭湖西畔山洲垸有一个退田还湖的示范点,方圆五里地的范围,迄今为止,不但从来没有出现老鼠,甚至连老鼠的粪便也没有发现过。【查字典www。chazidian。com/zj-367417/】
读音:tuì
[tuì]
(1)(动)向后移动
(2)(动)使向后移动:~兵。
(3)(动)退出:~场|~党。
(4)(动)减退;下降:~热|~烧。
(5)(动)退还:~钱|~票。
(6)(动)把已定的事撤销:~婚|~亲。
读音:tián
[tián]
(1)姓:~老头|老~头。
(2)(名)田猎:田径赛。
(3)(名)田地:~埂|~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