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沤钉
【拼音】:fú ōu dīng
【注音】:ㄈㄨˊㄡˋㄉ一ㄥ
【结构】:浮(左右结构)沤(左右结构)钉(左右结构)
【繁体】:浮漚釘
词语解释门上装饰的突起的钉状物,形似水上浮沤,故名。浮沤钉[fúōudīng]⒈门上装饰的突起的钉状物,形似水上浮沤,故名。
引证解释⒈门上装饰的突起的钉状物,形似水上浮沤,故名。《说郛》卷五七引宋程大昌《演繁露·金铺》:“《风俗通义》‘门户铺首’:昔公输班见水中蠡引闭其户,终不可开,遂象之立于门户。按今门上排立而突起者,公输班所饰之蠡也。引《义训》曰:‘门饰,金谓之铺,铺谓之鏂,鏂音欧,今俗谓之浮沤钉也。’按此沤者,水上浮沤状,亦类蠡也。”
网络解释浮沤钉门上的环纽,因形似水而上的浮沤,故名。古代称之为'浮沤”、“鉜鏂”、“浮枢”,现代人们叫它门钉。
汉语大词典门上装饰的突起的钉状物,形似水上浮沤,故名。《说郛》卷五七引宋程大昌《演繁露·金铺》:“《风俗通义》‘门户铺首’:昔公输班见水中蠡引闭其户,终不可开,遂象之立于门户。按今门上排立而突起者,公输班所饰之蠡也。《义训》曰:‘门饰,金谓之铺,铺谓之鏂,鏂音欧,今俗谓之浮沤钉也。’按此沤者,水上浮沤状,亦类蠡也。”
其他释义1.门上装饰的突起的钉状物,形似水上浮沤,故名。
读音:fú
[fú]
(1)(动)停留在液体表面上(跟‘沉’相对)
(2)(动)〈方〉在水里游:他一口气~到对岸。
(3)(形)在表面上的:~皮|~面|~土。
(4)(形)可移动的:~财。
(5)(形)暂时的:~记|~支。
(6)(形)轻浮;浮躁:他人太~;办事不踏实。
(7)(形)空虚;不切实:~名|~夸。
(8)(形)超过;多余:人~于事|~额。
读音:òu,ōu
[ōu]
[ òu ]1. 长时间地浸泡:沤麻。
[ ōu ]1. 水泡:浮沤。
读音:dīng,dìng
[dīng]
[ dīng ]1. 竹木、金属制成的呈条形的、可以打入他物的东西:钉子。钉锤。斩钉截铁。
2. 紧跟着不放松:钉梢(同“盯梢”)。
3. 督促,催问:钉问。
[ dìng ]1. 把钉或楔子打入他物,把东西固定或组合起来:钉马掌。钉箱子。
2. 缝缀:钉钮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