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伦斯基
【拼音】:kè lún sī jī
【繁体】:克倫斯基
【拼音】:kè lún sī jī
词语解释(AexanderFeodorovichKerensky,1881-1970)俄国政治家、社会革命党领袖。大学毕业后,业律师,尤尽力于贫农及劳动阶级。公元一九一三年,当选议员,攻击政府之亲德政策。公元一九一七年三月革命后,任司法部长,大赦西伯利亚政治犯。同年五月,任军事部长,擢升国务总理。施政多为布尔塞维克派所不满,因而引起十月革命,被逐。
网友释义亚历山大·弗多洛维奇·克伦斯基(AlexanderFyodorovichKerensky,1881年5月4日~1970年6月11日),俄国社会革命党人。1917年俄国二月革命以后,任格奥尔基·叶夫根尼耶维奇·李沃夫临时政府司法和军事部长。李沃夫垮台后出任总理。拒绝让俄国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国内经济又陷入困境。十月革命中布尔什维克推翻了他的政府。后流亡巴黎。1940年移居美国,以教书和著述为生,直到去世。他小时候的朋友和长大以后的政敌列宁称其为“小拿破仑”和“小牛皮家”。
读音:kè
[kè]
(1)(动)攻破;攻下据点;战胜。
(2)(动)能:~勤~俭|不~分身。
(3)(动)克服;克制:~己|以柔~刚。
(4)(动)消化:~食。
(5)(动)严格限定(期限):~期动工|~日完成。也作“刻”。另见kēi。
(6)(量)公制重量或质量单位;一克等于一公斤的千分之一。旧称公分。
(7)藏语容量单位;一克青稞约二十五斤。也是地积单位;播种一克种子的土地称为一克地;一克地约合一市亩。
读音:lún
[lún]
(1)(名)人伦:~常|五~|天~。
(2)(名)条理;次序:~次。
(3)(名)同类;同等:不~不类|比拟不~|英勇绝~。
(4)(名)(Lún)姓。
读音:sī
[sī]
(1)(代)这;这个;这里。
(2)(副)乃;就。
读音:jī
[jī]
(1)(名)基础:房~|地~|路~。
(2)(形)起头的;根本的:~层|~数。
(3)(名)化合物的分子中所含的一部分原子;被看做是一个单位时就叫基;如羟基、氨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