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函山房辑佚书
【拼音】:yù hán shān fáng jí yì shū
【简体】:玉函山房辑佚书
【繁体】:玉函山房輯佚書
网友释义丛书名。清道光中济南学者马国翰辑,一百册,七百三十九卷,凡五百九十四种。是一部规模巨大的辑佚书,辑录唐以前已散亡的古籍,分经、史、子三编。其中经编最多,比较完备;史、子两编数量少而又舛错疏漏无体例,为未经编定之稿。所辑大部分书皆为作序录,介绍作者、卷数、内容及流传情况,对了解佚书大有裨益。所辑佚书包含丰富的内容,为研究古代思想、学术、科技等方面,提供了大量资料,历来受到学术界的重视。传世刊本后附辑者自著《目耕帖》三十一卷。
辞典修订版书名。清马国翰辑,六百八十一种。搜辑唐以前久佚的书籍,遍校史志及可考之书,广引博徵,分经、史、诸子三编,并于每书之首作序,为历来最完备的辑佚书。
读音:yù
[yù]
(1)(名)温润而有光泽的美石。
(2)(形)比喻洁白或美丽:~颜|亭亭~立。
(3)敬辞;指对方身体或行动:~音|~照。
(4)(Yù)姓。
读音:hán
[hán]
1.匣;封套:石~。全书共四~。
2.信件:来~。~授。
3.包容;包含。
读音:shān
[shān]
(1)(名)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高~。
(2)(名)形状像山的东西:冰~。
(3)(名)蚕蔟:蚕上~了。
(4)(名)指山墙:房~。
(5)(名)姓。
读音:fáng
[fáng]
(1)(名)屋子、房间:楼~。
(2)(名)结构或作用类似房子的东西:蜂~。
(3)(名)旧称家族的一支:长~。
(4)(名)二十八宿之一。
(5)(量)用于家属:两~儿媳妇。
读音:jí
[jí]
1. 聚集,特指聚集材料编书:辑录。辑要。辑逸。编辑。纂辑。
2. 聚集很多材料而成的书刊:丛书第一辑。
3. 和,和睦:辑睦。
4. 敛,拖着不便脱落。
5. 古同“缉”,连缀。
6. 古代称协调驾车的众马。
读音:yì,dié
[yì]
[ yì ]1. 同“逸”。
2. 放荡:淫佚。佚游。
3. 美:佚女。
4. 姓。
[ dié ]1. 古同“迭”,轮流,更替。
读音:shū
[shū]
(1)(动)写字;记录;书写:大~特~。振笔直~。
(2)(名)字体:隶~。
(3)(名)装订成册的著作:一本~。
(4)(名)书信:家~。
(5)(名)文件: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