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字列表1 字列表51 字列表101 字列表151 字列表201 单词列表1 单词列表51 单词列表101 单词列表151 单词列表201 诗人列表1 诗人列表51 诗人列表101 诗人列表151 诗人列表201 诗歌列表1 诗歌列表51 诗歌列表101 诗歌列表151 诗歌列表201 诗句列表1 诗句列表51 诗句列表101 诗句列表151 诗句列表201 成语列表1 成语列表51 成语列表101 成语列表151 成语列表201 词语列表1 词语列表51 词语列表101 词语列表151 词语列表201 组词列表1 组词列表51 组词列表101 组词列表151 组词列表201
养志词语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汉语词典 养志

养志

【拼音】:yǎng zhì

【注音】:一ㄤˇㄓˋ

【结构】:养(上下结构)志(上下结构)

【简体】:养志

【繁体】:養志

解释

词语解释保摄志气。指培养﹑保持不慕荣利的志向。多指隐居。养志[yǎngzhì]⒈保摄志气。指培养、保持不慕荣利的志向。多指隐居。

基础解释保摄志气。指培养﹑保持不慕荣利的志向。多指隐居。

引证解释⒈保摄志气。指培养、保持不慕荣利的志向。多指隐居。引《庄子·让王》:“故养志者忘形,养形者忘利。”《后汉书·逸民传·逢萌》:“及光武即位,乃之琅邪劳山,养志脩道,人皆化其德。”唐薛逢《邻相反行》:“东家西家两相誚,西儿笑东东又笑。西云养志与荣名,彼此相非不同调。”元蒋子正《山房随笔》:“许平仲衡学问、文艺为世所尊,称为夫子,人目为许先生。养志不仕,有《辞召命诗》……可以观其志矣。”⒉谓奉养父母能顺从其意志。引《孟子·离娄上》:“若曾子,则可谓养志也。事亲若曾子者,可也。”汉桓宽《盐铁论·孝养》:“故上孝养志,其次养色,其次养体。”宋苏轼《赐正议大夫同知枢密院安焘乞外郡不许批答》之一:“夫荣亲莫大於功名,养志不专於甘旨。”清陈梦雷《抒哀赋》:“体养志以娱亲兮,驾言返於故閭。”

网络解释养志养志,汉语词语,读音yǎngzhì,拼音:ㄧㄤˇㄓㄧˋ。

综合释义保摄志气。指培养、保持不慕荣利的志向。多指隐居。《庄子·让王》:“故养志者忘形,养形者忘利。”《后汉书·逸民传·逢萌》:“及光武即位,乃之琅邪劳山,养志脩道,人皆化其德。”唐薛逢《邻相反行》:“东家西家两相誚,西儿笑东东又笑。西云养志与荣名,彼此相非不同调。”元蒋子正《山房随笔》:“许平仲衡学问、文艺为世所尊,称为夫子,人目为许先生。养志不仕,有《辞召命诗》……可以观其志矣。”谓奉养父母能顺从其意志。《孟子·离娄上》:“若曾子,则可谓养志也。事亲若曾子者,可也。”汉桓宽《盐铁论·孝养》:“故上孝养志,其次养色,其次养体。”宋苏轼《赐正议大夫同知枢密院安焘乞外郡不许批答》之一:“夫荣亲莫大於功名,养志不专於甘旨。”清陈梦雷《抒哀赋》:“体养志以娱亲兮,驾言返於故閭。”养志[yǎngzhì]涵养高尚的心志。《庄子.让王》:「故养志者忘形,养形者忘利。」《后汉书.卷二七.王丹传》:「家累千金,隐居养志。」养志[yǎngzhì][二]ㄧㄤˇ ㄓˋ yǎng jhìh养志[yǎngzhì]承顺父母的意志。《孟子.离娄上》:「若曾子,则可谓养志也。」《吕氏春秋.孝行览.孝行》:「龢颜色,说言语,敬进退,养志之道也。」

汉语大词典保摄志气。指培养、保持不慕荣利的志向。多指隐居。《庄子·让王》:“故养志者忘形,养形者忘利。”《后汉书·逸民传·逢萌》:“及光武即位,乃之琅邪劳山,养志脩道,人皆化其德。”唐薛逢《邻相反行》:“东家西家两相诮,西儿笑东东又笑。西云养志与荣名,彼此相非不同调。”元蒋子正《山房随笔》:“许平仲衡学问、文艺为世所尊,称为夫子,人目为许先生。养志不仕,有《辞召命诗》……可以观其志矣。”谓奉养父母能顺从其意志。《孟子·离娄上》:“若曾子,则可谓养志也。事亲若曾子者,可也。”汉桓宽《盐铁论·孝养》:“故上孝养志,其次养色,其次养体。”宋苏轼《赐正议大夫同知枢密院安焘乞外郡不许批答》之一:“夫荣亲莫大于功名,养志不专于甘旨。”清陈梦雷《抒哀赋》:“体养志以娱亲兮,驾言返于故闾。”

国语辞典承顺父母的意志。养志[yàngzhì]⒈承顺父母的意志。引《孟子·离娄上》:「若曾子,则可谓养志也。」《吕氏春秋·孝行览·孝行》:「龢颜色,说言语,敬进退,养志之道也。」养志[yǎngzhì]⒈涵养高尚的心志。引《庄子·让王》:「故养志者忘形,养形者忘利。」《后汉书·卷二七·王丹传》:「家累千金,隐居养志。」

辞典修订版涵养高尚的心志。《庄子.让王》:「故养志者忘形,养形者忘利。」《后汉书.卷二七.王丹传》:「家累千金,隐居养志。」[一]ㄧㄤˋ ㄓˋ yàng jhìh

其他释义1.保摄志气。指培养﹑保持不慕荣利的志向。多指隐居。

养志造句更多 >>

1.身者忘家,养志者忘身。类别:修养养身者忘家,养志者忘身。

2.多读书以养胆气,少忧虑以养心气,戒发怒以养肝气,薄滋味以养胃气,惟谨慎以养神气,顺时令以养元气,须慷慨以养浩气,胸豁达以养正气,傲冰雪以养骨气,当忍让以养和气,应谦恭以养锐气,莫懈怠以养志气。

3.君子多思不若养志,多言不若守静,多才不若蓄德。

4.律己修身以养德,淡泊寡欲以养神,宁静致远以养气,怡情放怀以养和,阅读万卷以养识,破惑质疑以养脑,砺节笃行以养志,文明做人以养心。

5.从羔羊跪乳、亲尝汤药、卧冰求鲤等典故,讲述小孝养身、中孝养心、大孝养志、至孝养德四个孝心的境界,帮助青少年知晓孝义,孝顺父母。

6.我们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要发挥优秀传统文化怡情养志、涵育文明的重要作用,用中华民族创造的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7.目的是发挥优秀传统文化、怡情养志、涵育文明。

8.尊贤重士,礼人敬老。不论人非,洁身自好。祖国至上,公德莫抛。勤修素养,志立崇高。中华文明,世界称道。芸芸众生,以龙为傲!

9.养身者忘家,养志者忘身。身且不爱,孰能忝之。

10.启子以养志为孝,务在显扬,矧余世宦之良,克振家传之业。

字义分解

读音:yǎng

[yǎng]

(1)(动)供给生活资料或生活费用:扶~|赡~|~活。

(2)(动)饲养或培植(动物、花草):~猪。

(3)(动)生育:~了一个儿子。

(4)(动)抚养的(非亲生的):~父|~子。

(5)(动)培养:~成习惯。

(6)(动)使身心得到滋补或休息;以增进精力或恢复健康:~病|保~|休~|疗~|营~|~精蓄锐。

(7)(动)养护:~路。

(8)(动)(毛发)留长;蓄起不剪。

(9)(动)扶植;扶助:以工~农。

读音:zhì

[zhì]

(1)(名)志向;志愿:~同道合。

(2)(名)姓。

(3)(动)〈方〉称轻重;量长短、多少:用称~~。

(4)(动)记:~喜|~哀。

(5)(名)文字记录:杂~。

(6)(名)记号:标~。

上一个:养育

下一个:养痾

相关推荐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进入页面;2、修改密码;3、填报须知;4、查看个人基本信息;5、志愿类别选择;6、填写志愿和修改志愿;7、填写或修改志愿结束后,单击页面底部的[保存并提交]按钮,则所填写的志愿数据将得到保存,保存即表示该批次志愿已经提交。

分享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