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钱
【拼音】:tóu qián
【注音】:ㄊㄡˊㄑ一ㄢˊ
【结构】:投(左右结构)钱(左右结构)
【繁体】:投錢
词语解释投钱tóuqián。(1)为取得报酬而长期投入货币。投钱[tóuqián]⒈为取得报酬而长期投入货币。英invest;
基础解释为取得报酬而长期投入[货币]
引证解释⒈后用为清介、不妄取的典故。引汉赵岐《三辅决录·饮马》:“安陵道者有项仲仙,饮马渭水,每投三钱。”唐李绅《闻里谣效古歌》:“春日迟迟驱五马,留犊投钱以为谢。”宋王禹偁《堂前井》诗:“利物诚堪拜,投钱恶近名;饮之何以报,官况与诗情。”清管同《黄蛟门传赞》:“予幼闻古人还麦投钱之事,心敬慕之。”
网络解释投钱汉赵岐《三辅决录.饮马》:'安陵道者有项仲仙,饮马渭水,每投三钱。'
网友释义投钱:tóuqián1.汉赵岐《三辅决录.饮马》:'安陵道者有项仲仙,饮马渭水,每投三钱。'后用为清介﹑不妄取的典故。
汉语大词典汉赵岐《三辅决录·饮马》:“安陵道者有项仲仙,饮马渭水,每投三钱。”后用为清介、不妄取的典故。唐李绅《闻里谣效古歌》:“春日迟迟驱五马,留犊投钱以为谢。”宋王禹偁《堂前井》诗:“利物诚堪拜,投钱恶近名;饮之何以报,官况与诗情。”清管同《黄蛟门传赞》:“予幼闻古人还麦投钱之事,心敬慕之。”
其他释义1.汉赵岐《三辅决录.饮马》:'安陵道者有项仲仙,饮马渭水,每投三钱。'后用为清介﹑不妄取的典故。
1.开元初,擢为太府少卿,生性蔼然可亲高山景行,为官期间可谓枵腹从公,披心沥血,饮马投钱,燮理阴阳。
2.据民警介绍,作案者正是利用钢板、双面胶、绳索等工具,从投钱口处向外“钓”钱。
3.耶稣对银库坐着,看众人怎样投钱入库。有好些财主,往里投了若干的钱。
4.以为越是高科技的产品越能赚钱,于是不顾企业自身实际情况,凡是和高科技沾上边的项目都跟着投钱,盲目将产业"升级"。
5.一位妇女急匆匆地往停车收费机里投钱,另一个拎着食品杂货走过。
6.即便是结账,他们也有投钱袋给你,将碎银装进古画封面的找钱袋里,感受一双净手不沾一丝铜臭的高洁。
7.当然你可以说我不投钱,但是我把所有时间和经历,所有一切都投入进去别人也会信任,这是共担风险才会走到明天。
8.我的忠告就是绝不赔钱,做自己熟悉的事,等到发现大好机会才投钱下去。
9.谈到创作艺术电影的具体困扰,侯孝贤表示,由于自己是单干户,自己投钱自己拍自己卖,所以尽管有很大资金压力,但还是可以存活下去的,“还死不了”。
10.流浪汉摇了摇头,然后将钱塞进了最近的电话机投钱口。
读音:tóu
[tóu]
(1)(动)放进去;送进去:~放。
(2)(动)跳进去(专指自杀行为)。
(3)(动)投射。
(4)(动)寄给人(书信等):~递。
(5)(动)找上去;参加进去:~入。
(6)(动)迎合。
(7)(副)临;在…之前。
读音:qián
[qián]
(1)(名)铜钱:一个~|~串儿。
(2)(名)货币:银~|一块~。
(3)(名)款子;费用:一笔~|饭~|车~|买书的~。
(4)(名)钱财:有~有势|敛~|搂~|捞~。
(5)(名)(~儿)形状像铜钱的东西:榆~儿|纸~儿。
(6)(名)(Qián)姓。
(7)(量)重量单位。十厘等于一钱;十钱等于一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