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之足
【拼音】:qiān lǐ zhī zú
【注音】:ㄑ一ㄢㄌ一ˇㄓㄗㄨˊ
【词性】:成语。
词语解释原指千里马。后也用以比喻英俊的人才。⒈原指千里马。后也用以比喻英俊的人才。成语解释千里之足
综合释义原指千里马。后也用以比喻英俊的人才。延叔坚有王佐之才,奈何屈~乎?◎《后汉书·延笃传》千里之足[qiānlǐzhīzú]
网友释义词目千里之足发音qiānlǐzhīzú释义原指千里马。后也用以比喻英俊的人才。出处汉·韩婴《韩诗外传》卷七:“使骥不得伯乐,安得千里之足。造父亦无千里之手矣。”示例延叔坚有王佐之才,奈何屈~乎?(《后汉书·延笃传》)用法作宾语;指有用之才
出处汉·韩婴《韩诗外传》卷七:“使骥不得伯乐,安得千里之足。造父亦无千里之手矣。”
反义词 无能之辈
1.千里之足,始于脚下,杨凡有了具体的计划。
2.看着滑稽的秃山,李明宇有点自豪,这就是自己的地盘了;这就是千里之足起始的地方;同时也有点紧迫感,看来自己还需加倍努力啊。【查字典造句https://www。chazidian。com/zj-281790/】
3.看着滑稽的秃山,李明宇有点自豪,这就是自己的地盘了;这就是千里之足起始的地方;同时也有点紧迫感,看来自己还需加倍努力啊。(www.chazidian.com/zj-281790/千里之足造句)
4.看着滑稽的秃山,李明宇有点自豪,这就是自己的地盘了;这就是千里之足起始的地方;同时也有点紧迫感,看来自己还需加倍努力啊。查字典造句网www。chazidian。com/zj-281790/
5.延叔坚有王佐之才,奈何屈千里之足乎?◎《后汉书·延笃传》
读音:qiān
[qiān]
(1)(数)数目;十个百。
(2)(形)比喻很多:~方百计。
读音:lǐ
[lǐ]
1.(~儿)衣服、被褥等东西不露在外面的那一层;纺织品的反面:被~儿。衣服~儿。这面是~儿,那面是面儿。
2.方位词。里边(跟“外”相对):~屋。~圈。往~走。
3.街坊:邻~。~弄。
4.家乡:故~。乡~。
5.古代五家为邻,五邻为里。
6.姓。
7.长度单位,1市里等于150丈,合500米。
读音:zhī
[zh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7. 往,到:“吾欲之南海”。
读音:zú
[zú]
(1)(名)脚;腿:~迹|~球|画蛇添~。
(2)(名)器物下部形状像腿的部分:鼎~。
(3)(形)充足;足够:~额|~金|~数|~月|富~|丰衣~食。
(4)(副)够得上某种数量或程度:菜~有十斤。
(5)(副)足以(多用于否定式):不~为凭|微不~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