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
【拼音】:dà wén
【注音】:ㄉㄚˋㄨㄣˊ
【结构】:大(独体结构)文(独体结构)
词语解释宏大的文章﹐伟大的作品。谓繁盛的文饰。大文[dàwén]⒈宏大的文章,伟大的作品。⒉谓繁盛的文饰。
基础解释宏大的文章﹐伟大的作品。谓繁盛的文饰。
引证解释⒈宏大的文章,伟大的作品。引《北史·薛道衡传》:“涉歷经史,有才思,虽不为大文,所有诗咏,大致清远。”田北湖《与某生论韩文书》:“世之尊崇愈者,方以是篇为巨製大文,而授受诵习焉。”鲁迅《坟·摩罗诗力说》:“故人若读鄂謨(Homeros)以降大文,则不徒近诗,且自与人生会。”⒉谓繁盛的文饰。引南朝梁简文帝《七励》:“温丽琼臺,密华承寝;当户之縠,大文之锦。”
网络解释大文大文,拼音dawen,是指宏大的文章,伟大的作品。
综合释义宏大的文章,伟大的作品。《北史·薛道衡传》:“涉歷经史,有才思,虽不为大文,所有诗咏,大致清远。”田北湖《与某生论韩文书》:“世之尊崇愈者,方以是篇为巨製大文,而授受诵习焉。”鲁迅《坟·摩罗诗力说》:“故人若读鄂謨(Homeros)以降大文,则不徒近诗,且自与人生会。”谓繁盛的文饰。南朝梁简文帝《七励》:“温丽琼臺,密华承寝;当户之縠,大文之锦。”
汉语大词典(1).宏大的文章,伟大的作品。《北史·薛道衡传》:“涉历经史,有才思,虽不为大文,所有诗咏,大致清远。”田北湖《与某生论韩文书》:“世之尊崇愈者,方以是篇为巨制大文,而授受诵习焉。”鲁迅《坟·摩罗诗力说》:“故人若读鄂谟(Homeros)以降大文,则不徒近诗,且自与人生会。”(2).谓繁盛的文饰。南朝梁简文帝《七励》:“温丽琼台,密华承寝;当户之縠,大文之锦。”
其他释义1.宏大的文章﹐伟大的作品。2.谓繁盛的文饰。
1.用国学传承文明,中华灿烂;用短信传递文明,心中欢喜;用博爱唱响文明,大地娇艳;用修身践行文明,地阔天宽;用律己光大文明,人生斑斓。
2.法语的语法结构严紧,词意肯定。国际上的重大文献都要有法文版备案。
3.法语的语法结构严谨,词意肯定。国际上的重大文献都要有法文版备案。
4.曾任柳州刺史的唐代大文豪柳宗元曾以“江流曲似九回肠”描述柳州的地貌,站在马鞍山顶正好可俯瞰宛如“天然大盆景”的柳州城市概貌。
5.了解中国的近现代文学史,还可以知道,这些大文学家社会活动家,还必定是教育家。叶圣陶是当之无愧的,巴金是当之无愧的,老舍鲁迅朱自清等等都是当之无愧的。
6.继盛大文学被卖身之后,腾讯文学正在尝试成为网文江湖新霸主。
7.蔡邕,一代大文豪、书法家,首创飞白体字,除此之外,他还是大才女蔡琰的父亲。
8.文明信仰,志向远大;文明胸怀,海纳百川;文明精神,豪情满怀;文明情怀,关爱互助;文明诚信,正气扬帆;文明作为,精彩璀璨。
9.天才者,或数十年而一出,或数百年而一出,而又须济之以学问,助之以德性,始能产真正之大文学。此屈子、渊明、子美、子瞻等所以旷世而不一遇也。王国维
10.一百个人眼中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某沐自问做不到大文豪那样霸气侧漏,下笔如有神,但也希望自己的文字能够有人喜欢,能够让人会心一笑。
读音:dà,dài
[dà]
[ dà ]1. 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大厅。大政。大气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
2. 指大小的对比,比如: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
3. 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大局。大众。
4. 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不大高兴。
5. 年长,排行第一:老大。
6. 敬辞:大作。大名。大手笔。
7. 时间更远:大前年。
8. 〔大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
9. 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大概。大凡。
[ dài ]1. 〔大夫〕医生(“夫”读轻声)。
2. 〔大王〕戏曲、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王”读轻声)。
[ tài ]1. 古通“太”。
2. 古通“泰”。
读音:wén
[wén]
(1)(名)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中~。
(2)(名)文章;作品:美~。
(3)(名)文言:半~半白。
(4)(名)指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表现出来的状态:~化|~明|~物。
(5)(名)旧时指礼节仪式:虚~|繁~缛节。
(6)(名)非军事的(跟‘武’相对):~职|~武双全。
(7)(名)古时称在身上、脸上刺画花纹或字:~身|~了双颊。
(8)(旧读wèn)掩饰:~过饰非。
(9)(名)关于读书人的:~人。
(10)(名)姓。
(11)(量)一文不值。
(12)(形)柔和;不猛烈:~雅|~火。
(13)(形)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