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砚
【拼音】:tóng yàn
【注音】:ㄊㄨㄥˊ一ㄢˋ
【结构】:同(半包围结构)砚(左右结构)
【简体】:同砚
【繁体】:同硯
词语解释解释为同学。同砚[tóngyàn]⒈语本《汉书·张安世传》:“彭祖又小与上同席研书。”研,通“砚”。后因称同学为同砚。
基础解释解释为同学。
引证解释⒈研,通“砚”。后因称同学为同砚。引语本《汉书·张安世传》:“彭祖又小与上同席研书。”《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八回:“好在我们同砚,彼此不必客气。”《恨海》第四回:“我与他若是向不相识的,倒也罢了;偏又是从小同居同砚过的。”
网络解释同砚同砚,读音是tónɡyàn,是一个汉语词汇,解释为同学。
网友释义同砚,读音是tónɡyàn,是一个汉语词汇,解释为同学。
汉语大词典语本《汉书·张安世传》:“彭祖又小与上同席研书。”研,通“砚”。后因称同学为同砚。《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八回:“好在我们同砚,彼此不必客气。”《恨海》第四回:“我与他若是向不相识的,倒也罢了;偏又是从小同居同砚过的。”
国语辞典同学。同砚[tóngyàn]⒈同学。引《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八回》:「好在我们同砚,彼此不必客气。」《恨海·第四回》:「我与他若是向不相识的倒也罢了,偏又是从小同居、同砚过的。」近同学同窗
辞典修订版同学。《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八回》:「好在我们同砚,彼此不必客气。」《恨海.第四回》:「我与他若是向不相识的倒也罢了,偏又是从小同居、同砚过的。」
其他释义1.语本《汉书.张安世传》:'彭祖又小与上同席研书。'研,通'砚'。后因称同学为同砚。
1.日历翻过,注定着分别的倒计时,看到自己密切的同砚,心如刀绞;听到他们幸福的笑声,觉得很孑立。大概有一年,我会望着他那似曾相识的脸,自然而然留下眼泪,没有过量的言语,捧着一颗分别的心罢了。
2.三月十五日礼拜天上昼,我们班的同砚也搭车到学校邻近的公园结构了一次环保活动。
3.保送好像不多,我同砚就一个保送的,还被有干系的挤下来了。
4.这是江阴绿化造林史上最大的绿化项目,绿化质量被放在首位,园林部门专门邀请意大利辉恩设计公司、上海同济大学同砚设计公司、杭州市园林设计研究院。
5.还有富有浓厚乡土气息的三秦民俗文化,如文同砚,皮影,烟标,洒标等也都在华夏艺术博物馆展出。
6.当晚莪们在镇里的一个宾馆就餐,全部的同砚和莪们的班主任以及科任老师到齐了,一张张稚嫩芳华的脸庞不见了。
7.第三,有没有未经授权或由成人陪伴,平塘,水库,河道,海洋泅水的同砚一路。
8.有同砚美意地提示我,被晒伤是由于我莫有涂防晒霜,其实我真的是抹了厚厚的曼秀雷敦防晒,还是30加系数的。
9.第三,有没有未经授权或由成人陪伴,平塘,水库,河道,海洋泅水的同砚一路。[https://www.chazidian.com/zj-368732/造句]
10.第三,有没有未经授权或由成人陪伴,平塘,水库,河道,海洋泅水的同砚一路。https://www.chazidian.com/zj-368732/造句
读音:tóng,tòng
[tóng]
[ tóng ]1. 一样,没有差异:相同。同一(a.一致,统一;b.共同的一个或一种)。同侪(同辈)。同庚(同岁)。同年。同胞。同人(a.在同一单位工作的人;b.同行业的人)。同仁(同人)。同仇敌忾。同工异曲。同室操戈。情同手足。
2. 共,在一起(从事):共同。同学。同步。殊途同归。同舟共济。
3. 和,跟:同流合污。
4. 姓。
[ tòng ]1. 〔胡同〕见“胡”。
读音:yàn
[yàn]
(1)(名)砚台:笔~|端~。
(2)(名)旧时指有同学关系的(因同学常共笔砚;同学也称“同砚”):~兄|~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