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主义
【拼音】:jīng jì
词语解释以追求眼前经济利益为特征的机会主义思潮。产生于19世纪末。认为无产阶级的主要任务是进行经济斗争,反对进行推翻资产阶级制度的斗争,否认建立统一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必要性。⒈以追求眼前经济利益为特征的机会主义思潮。产生于19世纪末。认为无产阶级的主要任务是进行经济斗争,反对进行推翻资产阶级制度的斗争,否认建立统一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必要性。
网友释义经济主义是国际工人运动中出现的一种机会主义思潮。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俄国,代表人物是普罗柯波维奇、库斯柯娃。其基本特征是:认为经济斗争对无产阶级的发展和解放斗争有首要意义,工人运动的座右铭就是“为改善经济状况而斗争”。主张工人阶级为眼前经济利益而斗争,由资产阶级进行政治斗争。崇拜工人运动的自发性,贬低和轻视革命理论的作用,要求放弃工人阶级的独立政治要求和建立无产阶级独立政党的工作,阻止把自发的工人运动变成自觉的工人运动,企图使无产阶级在政治上成为资产阶级的附庸。
1.把马克思的辩证法和历史看作是对黑格尔的简单颠倒,这种认识论上的懒惰很容易滑向经济主义,产生经济人的幻象。
2.在充分扬弃传统理性管理理论中的经济主义管理理念的基础上,现代管理理念应树立社会综合价值管理理念。
3.是民主公共文化的永远特徵,然则现代社会的思惟主流却是经济主义。
4.只有当经济主义退出思想的主导地位时,普世伦理才会真正获得实践有效性,我们的子孙才能够安全地生活地球上。
5.经济主义阐述的一个特征,这种文化相对主义方案有问题地视常识为等量单元,就好像是一个封闭系统内运动的信息。
6.这两种创新观的局限性源于经济主义发展观与技术主义发展观。
7.这种倾向,是资本主义时期无产阶级队伍中的经济主义、工团主义在社会主义时期的表现。
8.是民主公共文化的永久特徵,但是现代社会的思想主流却是经济主义。
9.在全总党组第一次扩大会议以后,随着层层批判“经济主义”、“工团主义”,工会与行政一鼻孔出气也就成了一种普遍现象。
10.诉讼经济主义和诚实信用原则是自认规则的理论基础。
读音:jīng,jìng
[jīng]
[ jīng ]1.(旧读jìng)织物上纵的方向的纱或线(跟“纬”相对):~纱。~线。
2.中医指人体内气血运行通路的主干:~脉。~络。
3.经度:东~。西~。
4.经营;治理:~商。整军~武。
5.上吊:自~。
6.历久不变的;正常:~常。不~之谈。
7.经典:本草~。佛~。念~。十三~。
8.月经:行~。~血不调。
9.姓。
10.经过:~年累月。几~周折。这件事是~我手办的。~他一说,我才知道。
11.禁(jīn)受:~不起。~得起考验。
[ jìng ]1.动词:织布之前,把纺好的纱或线密密地绷起来,来回梳整,使成为经纱或经线:经纱。
读音:jì,jǐ
[jì]
[ jì ]1. 渡,过河:同舟共济。
2. 对困苦的人加以帮助:济世。救济。赈济。周济。接济。
3. 补益:无济于事。
[ jǐ ]1. 〔济水〕古水名,源于今中国河南省,流经山东省入渤海。
2. (濟)
读音:zhǔ
[]
1. 权力或财物的所有者,家庭的首脑:主人。物主。失主(失掉财物的人)。当家作主。
2. 旧时臣子称君王,下级称上级,仆人称家主:君主。主上。
3. 对事物的意见或认为应当如何处理,决定:主张。主见。主意。主义。
4. 对事物有决定权力:民主。自主。主持。主宰。主权(一个国家的独立自主的权力)。
5. 最重要的,最基本的:主次。主要。主力。主将(
)。6. 预示:早霞主雨。
7. 旧时为死人立的牌位:木主。神主。
8. 基督教、伊斯兰教对所信仰的神或本教创始人的称呼。
9. 姓。
读音:yì
[]
1. 公正合宜的道理或举动:正义。义不容辞。义无反顾。仗义直言。
2. 合乎正义或公益的:义举。义务。义愤。义演。见义勇为。
3. 情谊:义气。恩义。义重如山。
4. 意思,人对事物认识到的内容:意义。含义。释义。微言大义。
5. 指认为亲属的:义父。
6. 人工制造的(人体的部分):义齿。义肢。
7.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