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着
【拼音】:cháo zhe
【繁体】:朝著
词语解释⒈ 犹朝班。语本《左传·昭公十一年》:“朝有着定。”杜预注:“着定,朝内列位常处,谓之表着。”陆德明释文:“着,张虑反。”
基础解释犹朝班。语本《左传.昭公十一年》:/'朝有着定。/'杜预注:/'着定﹐朝内列位常处﹐谓之表着。/'陆德明释文:/'着﹐张虑反。/'
引证解释⒈ 参见“朝班”。参见“朝班”。引:犹朝班。语本《左传·昭公十一年》:“朝有著定”。杜预注:“著定,朝内列位常处,谓之表著。”陆德明释文:“著,张虑反。”《宋史·河渠志三》:“陛下方将澄清朝著,建立事功,不先诛窜昌龄(孟昌龄)父子,无以昭示天下。”清钱谦益《邹县谒孟子庙》诗:“妾妇充朝著,从横树师帅。”
网友释义朝着,读音cháozhē,汉语词语,指犹朝班。
汉语大词典犹朝班。语本《左传·昭公十一年》:“朝有著定”。杜预注:“著定,朝内列位常处,谓之表著。”陆德明释文:“著,张虑反。”《宋史·河渠志三》:“陛下方将澄清朝著,建立事功,不先诛窜昌龄(孟昌龄)父子,无以昭示天下。”清钱谦益《邹县谒孟子庙》诗:“妾妇充朝著,从横树师帅。”参见“朝班”。
其他释义1.犹朝班。语本《左传.昭公十一年》:'朝有着定。'杜预注:'着定﹐朝内列位常处﹐谓之表着。'陆德明释文:'着﹐张虑反。'
1.来,挨挨挤挤地朝着一个方向前行,她们正夹杂在这些“人”。
2.他悠荡到仁爱会修女院前面,蓦地停了下来,朝着耶稣会这位十分可敬的约翰。康米伸过一顶鸭舌帽,求他施舍。
3.在青春的道路上,我们播下希望的种子,在青春的道路上,我们彼此关爱与尊重,在青春的道路上,我们朝着目标努力奋斗。青春充满着矛盾,但让我们学会体谅,青春充满着挫折,但让我们学会坚强。
4.木质大吧台边,一个光膀子纹着刺青的大汉朝着一位刚进门面目贼头鼠脑的矮个子大喊道。
5.卫祈依言而去,朝着几位龙子龙孙行礼请安。
6.懒洋洋的波浪亲切地朝着脚边爬过来,舐着海岸的金色的沙滩。
7.刘楚心中大喜,按捺住急迫品读的心情,转身朝着演武堂走去,今天可是和青钢剑思凡约好,下午在演武厅向他学习那驾驭兵器之法。
8.人生若有知己相伴固然妙不可言,但那可遇不可求,真的,也许既不可遇也不可求,可求的只有你自己,你要俯下身去,朝着幽暗深处的自己伸出手去。
9.斗转星移,昔日间断壁残垣的战场不复存在,一个少年坐在神城上遥望星空,忽然站起身来,朝着东夷最后一处黯淡的神祗走去,势要揭开这天地之谜。
10.它们相对朝着一个光圈形,昂首扬尾,神采奕奕。
读音:zhāo,cháo
[cháo]
[ zhāo ]1. 早晨:朝阳。朝晖。朝暮。朝霞。朝气。朝思暮想。朝令夕改。朝秦暮楚(喻反复无常)。
2. 日,天:今朝。明朝。
[ cháo ]1. 向着,对着:朝向。朝前。朝阳。坐北朝南。
2. 封建时代臣见君;亦指宗教徒的参拜:朝见。朝拜。朝圣。朝香。朝仪。
3. 封建时代帝王接见官吏,发号施令的地方,与“野”相对:朝廷。上朝。退朝。朝野。朝政。朝臣。朝议。朝房。
4. 称一姓帝王世代相继的统治时代;亦称某一个皇帝统治的时期:朝代。唐朝。
5. 〔朝鲜族〕a.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于吉林、黑龙江和辽宁等省;b.朝鲜和韩国的民族。
6. 姓。
读音:zhuó,zháo,zhāo,zhe
[zhe]
[ zhuó ]1. 穿(衣):穿着。穿红着绿。着装。
2. 接触,挨上:着陆。附着。不着边际。
3. 使接触别的事物,使附在别的物体上:着眼。着笔。着色。着墨。着力。着想。着意(用心)。
4. 下落,来源:着落。
5. 派遣:着人前来领取。
6. 公文用语,表示命令的口气:着即施行。
[ zháo ]1. 接触,挨上:着边。上不着天,下不着地。
2. 感受,受到:着凉。着急。着忙。着风。着迷。
3. 使,派,用:别着手摸。
4. 燃烧,亦指灯发光:着火。灯着了。
5. 入睡:躺下就着。
6. 用在动词后,表示达到目的或有了结果:打着了。没见着。
[ zhāo ]1. 下棋时下一子或走一步:着法。着数。一着儿好棋。
2. 计策,办法:高着儿。没着儿了。
3. 放,搁进去:着点儿盐。
4. 应答声,表示同意:这话着哇!着,你说得真对!
[ zhe ]1. 助词,表示动作正在进行或状态的持续:走着。开着会。
2. 助词,表示程度深:好着呢!
3. 助词,表示祈使:你听着!
4. 助词,用在某些动词后,使变成介词:顺着。照着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