遮蓖
【拼音】:zhē bì
汉语大词典见“遮蔽”。《汉语大词典》:遮蔽 拼音:zhēbì亦作“遮蓖”。(1).遮挡;阻拦。《朱子语类》卷一三一:“然豫挟虏人以为重,今且得豫遮蔽虏人,我之被祸犹小;若取刘豫,则我独当虏人,难矣。”《禅真逸史》第二十回:“忙打点茶汤药饵,又令人倚树张盖遮蔽,众皆环立看守。”曹禺《北京人》第一幕:“事实上愫方哀怜他,沉默地庇护他,多少忧烦的事隐瞒着他,为他遮蔽大大小小无数次的风雨。”(2).指用来遮挡的东西。清刘献廷《广阳杂记》卷四:“盖龟山之首,走江中数百步,而大江横过其下,左右无遮蔽,与市廛稍远,纵目所之,山水之情与精神融洽。”(3).犹庇护。《古今小说·羊角哀舍命全交》:“伯桃曰:‘阴雨之中,得蒙遮蔽,更兼一饮一食,感佩何忘!’”(4).掩盖;掩饰。明唐顺之《答俞教谕书》:“一毫不自遮蔽,一毫不使潜伏。”清李渔《比目鱼·巧会》:“露原形,休遮蔽,破群疑,销惊悸。”(5).遮盖;遮住。巴金《砂丁》:“希望永远在我们的前面,就在阴云遮蔽了整个天空的时候,我也不会悲观。”茅盾《三人行》二:“阅报室内只有她一个。两手举起一张报纸,遮蔽着她的脸。”李瑛《红柳集·献花》:“这坟墓长年被花草遮蔽,这坟墓四季散发着清香。”(6).遮藏;隐蔽。严复《原强》:“其一时告奋将弁,半皆无赖小人,觊觎所支饷项而已。至于临事,且不知有哨探之用、遮蓖之方。”何其芳《老百姓和军队·第四封信》:“我们行军都是靠黑夜来遮蔽。”郭风《叶笛》:“它的房屋遮蔽在树荫中,露出白墙和丛生着瓦菲的屋檐。”
读音:zhē
[zhē]
(1)(动)一物体处在另一物体的某一方位;使后者不显露。
(2)(动)拦住。
(3)(动)掩盖。
读音:bì
[bì]
(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