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路
【拼音】:hǎi mián lù
词语解释【注】利用透水性材料铺设的路面。
网友释义海绵路是教育部2007年8月公布的171个汉语新词之一。既指一种可以吸水的新型路面,也指质量很差的公路。雨时蓄水旱时释放,能充分利用水资源,让城市变得更美好。这种路面结构能承载2吨左右的车辆行驶,把其应用于车行道,能起到更广泛的环保作用。
读音:hǎi
[hǎi]
1.大洋靠近陆地的部分,有的大湖也叫海,如青海、里海。
2.比喻连成一大片的很多同类事物:人~。火~。
3.大的(器皿或容量等):~碗。~量。
4.古代指从外国来的:~棠。~枣。
5.极多(后面一般跟“了、啦”等):街上的人可~啦!
6.漫无目标地:~骂。她丢了支笔,~找。
7.毫无节制地:~吃~喝。
8.姓。
读音:mián
[mián]
(1)(名)丝锦:~绸。
(2)(动)绵延:连~。
(3)(形)柔软:软~~。
读音:lù
[lù]
(1)(名)道路:陆~|水~|大~|同~。
(2)(名)路程:~很远|八千里~。
(3)(名)(~儿)途径;门路:生~|活~儿。
(4)(名)条理:理~|思~|笔~。
(5)(名)地区;方面:南~货|外~人。
(6)(名)路线:三~进军|七~公共汽车。
(7)(名)种类;等次:这一~人|哪一~病。
(8)(名)(Lù)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