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帛
【拼音】:yàn bó
【注音】:一ㄢˋㄅㄛˊ
【结构】:雁(半包围结构)帛(上下结构)
【简体】:雁帛
【繁体】:雁帛
词语解释1.亦作'鴈帛'。2.指书信。
基础解释亦作/'鴈帛/'。指书信。
引证解释⒈亦作“鴈帛”。指书信。参见“雁足书”。引元柳贯《舟中睡起》诗:“江驛比来无雁帛,水乡随处有鱼罾。”一本作“鴈帛”。明王錂《春芜记·闺语》:“你好将雁帛传芳信,我自向鸳帷候报音。”清李渔《闲情偶寄·器玩·笺简》:“鱼书鴈帛而外,不有竹刺之式可为乎?书本之形可肖乎?”
网络解释雁帛雁帛亦作“鴈帛”。指书信
综合释义亦作“鴈帛”。指书信。元柳贯《舟中睡起》诗:“江驛比来无雁帛,水乡随处有鱼罾。”一本作“鴈帛”。明王錂《春芜记·闺语》:“你好将雁帛传芳信,我自向鸳帷候报音。”清李渔《闲情偶寄·器玩·笺简》:“鱼书鴈帛而外,不有竹刺之式可为乎?书本之形可肖乎?”参见“雁足书”。雁帛[yànbó]系帛于雁足以传书。汉苏武等出使匈奴,为匈奴所羁留;其后汉使复至匈奴,常惠夜见使者,教他对单于说道,天子射上林中,见帛系雁足,言武等在某泽中,苏武遂得救回国。见《汉书.卷五四.苏建传》。后以比喻书信。《幼学琼林.卷四.文事类》:「雁帛鸾笺通称简札。」也称为「雁书」。
汉语大词典亦作“雁帛”。指书信。元柳贯《舟中睡起》诗:“江驿比来无雁帛,水乡随处有鱼罾。”一本作“雁帛”。明王錂《春芜记·闺语》:“你好将雁帛传芳信,我自向鸳帷候报音。”清李渔《闲情偶寄·器玩·笺简》:“鱼书雁帛而外,不有竹刺之式可为乎?书本之形可肖乎?”参见“雁足书”。
国语辞典系帛于雁足以传书。汉苏武等出使匈奴,为匈奴所羁留;其后汉使复至匈奴,常惠夜见使者,教他对单于说道,天子射上林中,见帛系雁足,言武等在某泽中,苏武遂得救回国。见《汉书.卷五四.苏建传》。后以比喻书信。
辞典修订版系帛于雁足以传书。汉苏武等出使匈奴,为匈奴所羁留;其后汉使复至匈奴,常惠夜见使者,教他对单于说道,天子射上林中,见帛系雁足,言武等在某泽中,苏武遂得救回国。见《汉书.卷五四.苏建传》。后以比喻书信。《幼学琼林.卷四.文事类》:「雁帛鸾笺通称简札。」也称为「雁书」。
读音:yàn
[yàn]
(名)鸟类的一属;形状略像鹅;颈和翼较长。足和尾较短;羽毛淡紫褐色。善于游泳和飞行。常见的有鸿雁。
读音:bó
[bó]
(名)〈书〉古时对丝织品的总称:~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