惇物
【拼音】:dūn wù
【注音】:ㄉㄨㄣㄨˋ
【结构】:惇(左右结构)物(左右结构)
词语解释1.山名。惇物[dūnwù]⒈山名。
基础解释山名。
引证解释⒈山名。宋程大昌认为“惇物”指终南山高广而物产丰厚,非山名。见所撰《雍录》卷五。引《书·禹贡》:“终南、惇物,至于鸟鼠。”孔传:“三山名,言相望。”孔颖达疏:“《地理志》云:扶风武功县有太一山,古文以为终南;垂山,古文以为惇物,皆在县东。”惇或作“敦”。北魏郦道元《水经注·禹贡山水泽地所在》:“华山为西岳,在弘农华阴县西南,古文之惇物山也。”北魏郦道元《水经注·禹贡山水泽地所在》:“陇山、终南山、惇物山,在扶风武功县西南也。”明何景明《述归赋》:“极崤函之重塞兮,由惇物於太华。”
网络解释惇物惇物,读音是dūnwù,汉语词语,指山名。
综合释义山名。《书·禹贡》:“终南、惇物,至于鸟鼠。”孔传:“三山名,言相望。”孔颖达疏:“《地理志》云:扶风武功县有太一山,古文以为终南;垂山,古文以为惇物,皆在县东。”惇或作“敦”。北魏郦道元《水经注·禹贡山水泽地所在》:“华山为西岳,在弘农华阴县西南,古文之惇物山也。”北魏郦道元《水经注·禹贡山水泽地所在》:“陇山、终南山、惇物山,在扶风武功县西南也。”明何景明《述归赋》:“极崤函之重塞兮,由惇物於太华。”宋程大昌认为“惇物”指终南山高广而物产丰厚,非山名。见所撰《雍录》卷五。
汉语大词典山名。《书·禹贡》:“终南、惇物,至于鸟鼠。”孔传:“三山名,言相望。”孔颖达疏:“《地理志》云:扶风武功县有太一山,古文以为终南;垂山,古文以为惇物,皆在县东。”惇或作“敦”。北魏郦道元《水经注·禹贡山水泽地所在》:“华山为西岳,在弘农华阴县西南,古文之惇物山也。”北魏郦道元《水经注·禹贡山水泽地所在》:“陇山、终南山、惇物山,在扶风武功县西南也。”明何景明《述归赋》:“极崤函之重塞兮,由惇物于太华。”宋程大昌认为“惇物”指终南山高广而物产丰厚,非山名。见所撰《雍录》卷五。
读音:dūn
[dūn]
(形)诚恳;笃厚。
读音:wù
[wù]
(1)(名)东西:~品|宝~。
(2)(名)指自己以外的人或跟自己相对的环境:~议。
(3)(名)内容、实质:言之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