黩扎
【拼音】:dú zhā
【注音】:ㄉㄨˊㄓㄚ
【结构】:黩(左右结构)扎(左右结构)
【繁体】:黷扎
词语解释谓滥写文章。
基础解释见/'黩札/',谓滥写文章。
引证解释⒈见“黷札”。
汉语大词典见“黩札”。《汉语大词典》:黩札(黩札) 拼音:dúzhá谓滥写文章。唐孙樵《孙氏西斋录》:“为史官者,不能抃忠骨于枯坟,脔谄魄于下泉,磨毫黩札,丛阁饱帙,岂国家任史官意耶!”一本作“黩扎”。
其他释义1.见'黩札'。
读音:dú
[dú]
(1)(动)〈书〉玷污。
(2)(动)〈书〉轻率;轻举妄动。
读音:zā,zhā,zhá
[zhā]
[ zā ]1. 捆,缠束:扎辫子。扎腿。
2. 把儿,捆儿:一扎线。
[ zhā ]1. 刺:扎针。扎花。
2. 驻、扎:扎营。
3. 钻:扎猛子。
[ zhá ]1. 〔扎挣〕方言,勉强支持(“挣”读轻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