衮衣西归
【拼音】:gǔn yī xī guī
【注音】:ㄍㄨㄣˇ一ㄒ一ㄍㄨㄟ
【词性】:成语。
【繁体】:袞衣西歸
词语解释相传周公东征,周大夫为作《九罭》之诗,其辞曰:'九罭之鱼鳟鲂,我觏之子,衮衣绣裳。'又曰:'是以有衮衣兮,无以我公归,无使我心悲兮。'后因以'衮衣西归'谓功勋卓著,位拜三公而归。
基础解释相传周公东征,周大夫为作《九罭》之诗,其辞曰:/'九罭之鱼鳟鲂,我觏之子,衮衣绣裳。/'又曰:/'是以有衮衣兮,无以我公归,无使我心悲兮。/'后因以/'衮衣西归/'谓功勋卓著,位拜三公而归。
引证解释⒈亦作“衮衣以归”。引相传周公东征,周大夫为作《九罭》之诗,其辞曰:“九罭之鱼鱒魴,我覯之子,衮衣绣裳。”又曰:“是以有衮衣兮,无以我公归,无使我心悲兮。”《资治通鉴·晋简文帝咸安元年》:“卿未照朕心,殊乖素望。新政俟才,宜速銓补,俟东方化洽,当衮衣西归。”唐刘禹锡《贺门下裴相公启》:“绣斧既定,衮衣以归。”
出处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晋简文帝咸安元年》:“新政俟才,宜速铨补,俟东方化洽,当衮衣西归。”
其他释义谓功勋卓著,位拜三公而归。
反义词 衮衣以归
1.新政俟才,宜速铨补;俟东方化洽,当衮衣西归。
读音:gǔn
[gǔn]
(名)古代君王的礼服。
读音:yī,yì
[yī]
[ yī ]1.衣服:上衣。内衣。大衣。
2.包在物体外面的一层东西:笋衣。
[ yì ]1.穿(衣服);拿衣服给别人穿:穿布衣。解衣衣我。
读音:xī
[xī]
(1)(名)西方:~边|~南。
(2)(名)西洋;内容或形式属于西洋的。
(3)(名)姓。
读音:guī
[guī]
1. 返回,回到本处:归国。归程。归侨。归宁(回娘家看望父母)。归省(
)(回家探亲)。归真反璞。2. 还给:归还。物归原主。
3. 趋向,去往:归附。众望所归。
4. 合并,或集中于一类,或集中于一地:归并。归功。归咎。
5. 由,属于:这事归我办。归属。
6. 结局:归宿(
)。7. 珠算中一位除数的除法:九归。
8. 古代称女子出嫁:“之子于归,宣其室家”。
9. 自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