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寄
【拼音】:xiàng jì
【注音】:ㄒ一ㄤˋㄐ一ˋ
【结构】:象(独体结构)寄(上下结构)
词语解释后称翻译为'象寄'。
基础解释见“象寄译鞮”。后称翻译为“象寄譯鞮”。《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论外人谋我教育权之可危》:“往者總署之設‘同文’也,生徒數百計,雖無奇材異能,足任外交,然以供象寄譯鞮之職,則固綽有餘裕。”
引证解释⒈见“象寄译鞮”。
网络解释象寄象寄是一个词语,意思是对古代翻译人员的称呼。
汉语大词典见“象寄译鞮”。《汉语大词典》:象寄译鞮(象寄译鞮) 拼音:xiàngjìyìdī《礼记·王制》:“五方之民,言语不通,嗜欲不同。达其志,通其欲,东方曰寄,南方曰象,西方曰狄鞮,北方曰译。”后称翻译为“象寄译鞮”。《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论外人谋我教育权之可危》:“往者总署之设‘同文馆’也,生徒数百计,虽无奇材异能,足任外交,然以供象寄译鞮之职,则固绰有馀裕。”亦省称“象寄”、“象鞮”。清黄遵宪《寄怀左子兴领事》:“头衔南岛蛮夷长,手笔西方象寄书。”严复《译〈天演论〉例言》:“海通以来,象寄之才,随地多有。”梁启超《〈适可斋记言行〉序》:“所见所闻,其象鞮之流,往往学此为衣食计,无通识,无远志。”
其他释义1.见'象寄译鞮'。
1.漫漫人治史,使古人常把“盛世”的想象寄托在“明君贤臣”身上,最终逃不过“人存政举、人亡政息”的治乱循环。
2.人被信仰束缚。结果相信有一种力量。但是信仰还不够使人安宁。信仰不知道怎么需要一个形象,于是有了宗教。没有比没有形象寄托的信仰,更使人苦恼了。雨果
3.性寄生菌能够象寄生虫或腐生物一样生存。(查字典www.chazidian.com造句)
4.性寄生菌能够象寄生虫或腐生物一样生存。[https://www。chazidian。com/zj-234116/象寄造句]
读音:xiàng
[xiàng]
(1)(名)哺乳动物;是陆地上最大的动物。
(2)(名)形状;样子:万~更新。
(3)(动)仿效;摹拟:~形|~声。
(4)(名)在形象上相同或有某些共同点:他的面貌~他哥哥。
(5)(副)好象:~要下雨了。
(6)(连)比如:~刘胡兰、黄继光这样的英雄人物;将永远活在人民心中。
读音:jì
[jì]
(1)(动)原指托人递送;现在专指通过邮局递送:~信|~钱|~包裹。
(2)(动)付托;寄托:~存|~希望于青年。
(3)(动)依附别人;依附别的地方:~食|~居。
(4)(动)认的(亲属):~父|~母|~儿|~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