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字列表1 字列表51 字列表101 字列表151 字列表201 单词列表1 单词列表51 单词列表101 单词列表151 单词列表201 诗人列表1 诗人列表51 诗人列表101 诗人列表151 诗人列表201 诗歌列表1 诗歌列表51 诗歌列表101 诗歌列表151 诗歌列表201 诗句列表1 诗句列表51 诗句列表101 诗句列表151 诗句列表201 成语列表1 成语列表51 成语列表101 成语列表151 成语列表201 词语列表1 词语列表51 词语列表101 词语列表151 词语列表201 组词列表1 组词列表51 组词列表101 组词列表151 组词列表201
仪节词语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汉语词典 仪节

仪节

【拼音】:yí jié

【注音】:一ˊㄐ一ㄝˊ

【结构】:仪(左右结构)节(上下结构)

【繁体】:儀節

解释

词语解释仪节yíjié。(1)仪式礼节。(2)礼仪;礼节。仪节[yíjié]⒈仪式礼节。例婚姻亦有一定仪节,其中“抢婚”是项特别的习俗。英ceremony;⒉礼仪;礼节。英etiquette;

基础解释∶仪式礼节婚姻亦有一定仪节,其中“抢婚”是项特别的习俗∶礼仪;礼节

引证解释⒈礼法;礼节。引汉刘向《列女传·楚成郑瞀》:“妾闻妇人以端正和颜为容,今者大王在臺上而妾顾,则是失仪节也。”汉蔡邕《议郎胡公夫人哀赞》:“舒详闲雅,仪节孔备。”明唐顺之《万古斋公传》:“其事父母,视寝,视膳,视药,恪有仪节,深心欵然。”⒉谓仪礼的程序形式。引清阮元《小沧浪笔谈》卷一:“《曾子》十篇,儒言纯粹在《孟子》上,投壶仪节,较《小戴》为详。”茅盾《追求》一:“这是每次遇见时照例的仪节。”

网络解释仪节仪节是汉语词语。

综合释义礼法;礼节。汉刘向《列女传·楚成郑瞀》:“妾闻妇人以端正和颜为容,今者大王在臺上而妾顾,则是失仪节也。”汉蔡邕《议郎胡公夫人哀赞》:“舒详闲雅,仪节孔备。”明唐顺之《万古斋公传》:“其事父母,视寝,视膳,视药,恪有仪节,深心欵然。”谓仪礼的程序形式。清阮元《小沧浪笔谈》卷一:“《曾子》十篇,儒言纯粹在《孟子》上,投壶仪节,较《小戴》为详。”茅盾《追求》一:“这是每次遇见时照例的仪节。”仪节[yíjié]谓仪礼的程序形式。

汉语大词典(1).礼法;礼节。汉刘向《列女传·楚成郑瞀》:“妾闻妇人以端正和颜为容,今者大王在台上而妾顾,则是失仪节也。”汉蔡邕《议郎胡公夫人哀赞》:“舒详闲雅,仪节孔备。”明唐顺之《万古斋公传》:“其事父母,视寝,视膳,视药,恪有仪节,深心款然。”(2).谓仪礼的程序形式。清阮元《小沧浪笔谈》卷一:“《曾子》十篇,儒言纯粹在《孟子》上,投壶仪节,较《小戴》为详。”茅盾《追求》一:“这是每次遇见时照例的仪节。”

其他释义1.礼法;礼节。2.谓仪礼的程序形式。

仪节造句更多 >>

1.若只是那些仪节求得是当,便谓至善,即如扮戏子,扮得许多温凉奉养的仪节是当,亦可谓之至善矣。

2.那庙中陈设的器数,如笾豆、玉帛之类,周旋的仪节,如灌献酬酢之类,每事都详细访问,却似不曾知道的一般,盖惟其敬之至,故其间之详如此。

3.米里哀先生到任以后,人们就照将主教列在仅次于元帅地位的律令所规定的仪节,把他安置在主教院里。

4.米里哀先生到任以后,人们就照将主教列在仅次于元帅地位的律令所规定的仪节,把他安顿在主教院里。

5.突然端端正正地双膝跪地,搁下铁剑,双手交叠,身子俯伏下去,极之慎重地叩首为礼,以礼敬义父和师父的仪节,朝江璟深深三拜。

6.宗教信仰上,佛郎机人对宗教非常笃信,仪节较为正式,通常隔数日即去礼拜寺。

7.陈浩为各宫主子请平安脉时,间或听到一点谈论,据说祭祀名目繁多,其中又有很多烦琐、重复的仪节

8.不信,你看周公制礼之后,自当风俗不变了,何以《国风》又多是淫奔之诗呢?可见得这些礼仪节目,不过是教化上应用的家伙,他不是认真可以教化人的。

9.鸿胪之名出自汉武帝之手,即大声传赞,引导仪节之意,唐朝时又改称“鸿胪寺”。

10.可见孔子十分看重礼容,在不同的礼仪场合,或愉悦,或敬谨,或勃如,或变色,都随仪节、场景的变化而转换。

字义分解

读音:yí

[yí]

(1)(名)人的外表:~表|~容|威~。

(2)(名)礼节;仪式:司~|行礼如~。

(3)(名)礼物:贺~|谢~。

(4)(动)〈书〉倾心;向往:心~已久。

(5)(Yí)姓。

(6)(名)仪器:~表|地动~。

读音:jié,jiē

[jié]

[ jié ]

1. 竹子或草木茎分枝长叶的部分:竹节。节外生枝。

2. 物体的分段或两段之间连接的部分:关节。两节车厢。

3. 段落,事项:节节(一段一段地,逐步)。节目。

4. 中国历法把一年分为二十四段,每段开始的名称:节气。节令。

5. 纪念日或庆祝宴乐的日子:节日。

6. 礼度:礼节。

7. 音调高低缓急的限度:节奏。节拍。节律。

8. 操守:节操。晚节。变节。高风亮节(高尚的品德和节操)。

9. 省减,限制:节省。节制。开源节流。

10. 略去,简略:节选。节录。

11. 古代出使外国所待的凭证:符节。使节。

12. 姓。

[ jiē ]

1. 〔节骨眼儿〕喻关键的,能起决定性作用的环节或时机(“骨”读轻声)。

上一个:移节

下一个:易节

相关推荐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进入页面;2、修改密码;3、填报须知;4、查看个人基本信息;5、志愿类别选择;6、填写志愿和修改志愿;7、填写或修改志愿结束后,单击页面底部的[保存并提交]按钮,则所填写的志愿数据将得到保存,保存即表示该批次志愿已经提交。

分享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