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军
【拼音】:yuán jūn
【注音】:ㄩㄢˊㄐㄨㄣ
【词性】:名词。
【结构】:援(左右结构)军(上下结构)
【简体】:援军
【繁体】:援軍
词语解释援军yuánjūn。(1)救兵;增援的部队。援军[yuánjūn]⒈救兵;增援的部队。英reinforcements;
基础解释救兵;增援的部队
引证解释⒈救兵;增援的军队。引清平步青《霞外攟屑·诗话下·孔宥函太仆诗》:“《归舟杂感》十二首云……皖水东偏方告警,援军早晚下洪都。”邹韬奋《经历》八:“在四面楚歌之中,忽然得到意外的援军。”
网络解释援军(词语)援军是指救兵,增援部队的意思。
综合释义救兵;增援的军队。清平步青《霞外攟屑·诗话下·孔宥函太仆诗》:“《归舟杂感》十二首云……皖水东偏方告警,援军早晚下洪都。”邹韬奋《经历》八:“在四面楚歌之中,忽然得到意外的援军。”援军[yuánjūn]增援的军队。 【造句】正当危急之际,忽传援军已至,我军士气为之大振。
汉语大词典救兵;增援的军队。清平步青《霞外捃屑·诗话下·孔宥函太仆诗》:“《归舟杂感》十二首云……皖水东偏方告警,援军早晚下洪都。”邹韬奋《经历》八:“在四面楚歌之中,忽然得到意外的援军。”
国语辞典增援的军队,如:「正当危急之际,忽传援军已至,我方士气大振。」援军[yuánjūn]⒈增援的军队。例如:「正当危急之际,忽传援军已至,我方士气大振。」近救兵
辞典简编版增援的军队。 【造句】正当危急之际,忽传援军已至,我军士气为之大振。
法语secours、renforts
其他释义1.救兵;增援的军队。2.指借以摆脱困境的人或事。
近义词 救兵
1.通令全军改换为轻装突击兵,并让重装骑兵准备好进行突围,并退守到后方的凡赛尔关隘,等待援军。
2.陕西西有大散关,东有潼关,北有崤关,南有武关,阻山带河,天险重重,你等胜捷军只要小心用事,固守关隘,便稳若泰山,何需我这里调遣援军!
3.到时候也只将甘陵城围住,挫败审配的主动出城攻击而已,然后派人打探袁绍的援军,准备围城打援。
4.第五日,辽军于城外围点打援,大败来自洛阳的援军。
5.如果不赶快撤离,等到敌人的援军一来,我们就会腹背受敌。
6.士兵们开始沿着军港站好迎接的队列,军乐手们已经奏响了迎宾曲,移民中的贵妇与小姐们也整理好了仪表,伴随着军官绅士们去迎接援军的到来。
7.二哥命楚夕在珂琅山接应援军,但王恭将举兵讨伐司马尚之,殷仲堪分给二哥五千精兵,要二哥和杨佺期赴湓口讨伐江州刺史王愉,根本没心思理会大雁山战役。
8.民兵们挡住入侵者,直至援军到来。
9.死守昌华城的将士这次损伤十分惨重,我援军到达之际只剩下了四千余人。
10.过得一刻钟,许昌踟蹰犹豫间,见到先前所派之两百亲卫,被孙坚所部屠戮一尽,心惊胆丧,只知道大声高呼撤退,许韶也等不及援军回来,招呼亲卫拥了许昌便走。
读音:yuán
[yuán]
(1)(动)以手牵引:~手|~外。
(2)(动)引用:~用。
(3)(动)援助:外~|增~|求~|声~。
读音:jūn
[jūn]
(1)(名)军队:我~|陆~|八路~|解放~| 参~|裁~|生产大~|劳动后备~。
(2)(量)军队的编制单位;一军辖若干师:第一~|敌人的兵力估计有两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