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番
【拼音】:bā fān
【注音】:ㄅㄚㄈㄢ
【结构】:八(独体结构)番(上下结构)
词语解释元代对居住于今贵州省·贵阳、惠水一带少数民族的总称。包括小龙番、大龙番、卧龙番、程番、洪番、方番、石番和卢番。八番[bāfān]⒈元代对居住于今贵州省·贵阳、惠水一带少数民族的总称。包括小龙番、大龙番、卧龙番、程番、洪番、方番、石番和卢番。
引证解释⒈元代对居住于今贵州省贵阳、惠水一带少数民族的总称。包括小龙番、大龙番、卧龙番、程番、洪番、方番、石番和卢番。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于其地设八番罗甸等军民宣慰使司。引《元史·兵志二》:“命万户刘得禄以军五千人,镇守八番。”
网络解释八番八番,元代对居住于今贵州省贵阳﹑惠水一带少数民族的总称,元苗族部名。
综合释义元代对居住于今贵州省贵阳、惠水一带少数民族的总称。包括小龙番、大龙番、卧龙番、程番、洪番、方番、石番和卢番。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于其地设八番罗甸等军民宣慰使司。《元史·兵志二》:“命万户刘得禄以军五千人,镇守八番。”八番[bāfān]
汉语大词典元代对居住于今贵州省贵阳、惠水一带少数民族的总称。包括小龙番、大龙番、卧龙番、程番、洪番、方番、石番和卢番。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于其地设八番罗甸等军民宣慰使司。《元史·兵志二》:“命万户刘得禄以军五千人,镇守八番。”
其他释义1.元代对居住于今贵州省贵阳﹑惠水一带少数民族的总称。包括小龙番﹑大龙番﹑卧龙番﹑程番﹑洪番﹑方番﹑石番和卢番。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于其地设八番罗甸等军民宣慰使司。
1.第八十五回麻哈江险遭不测八番地野外得宝。
2.而一两番的番种,除了花牌以外有二十二种之多,如果能够掌握了,由这些小番拼成八番胡牌应该不是一件难事。
3.八番地区自古以来就在中央版籍之内,元、明、清中央政府在八番地区都有行政建置。
4.贵州惠水地区的八番土司便是土司制度历史变迁的一个缩影。https://www.chazidian.com/zj-5546/查字典造句
读音:bā
[bā]
(1)数目字:~成|~股|~卦。
(2)不定数;表示多:~面玲珑。
读音:fān,pān
[fān]
[ fān ]1. 遍数,次,回:三番五次。
2. 轮流更代:轮番。更(gēng )番。
3. 称外国的或外族的:番邦。番茄。番薯。
4. 倍:产量翻了二番。
[ pān ]1. 〔番禺〕地名,在中国广东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