糠包
【拼音】:kāng bāo
【注音】:ㄎㄤㄅㄠ
【结构】:糠(左右结构)包(半包围结构)
词语解释糠包kāngbāo。(1)草包,没有本领的人。糠包[kāngbāo]⒈草包,没有本领的人。英good-for-nothing;
基础解释草包,没有本领的人。
网络解释糠包糠包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kāngbāo,是指草包、没有本领的。
网友释义糠包kāngbāo[good-for-nothing]草包,没有本领的盘江一带布依族青年男女在浪哨时有甩糠包的习俗。'糠包'是一种五颜六色内装谷糠的小袋。甩糠包时,女方拿着糠包站成一排,向站在对面十公尺远近的小伙子们甩去。哪个小伙子接到了糠包,就和甩糠包的这个女子结成一对浪哨的伴侣。早就情投意合的男女,女方就有意地专甩给她所喜欢的那个男子。
高级汉语词典草包,没有本领的人
其他释义1.草包,没有本领的人。
1.六盘水一些地方的布依族青年男女在对歌时,都要互相甩糠包。
2.作为布依族古歌之都的望谟县,布依人更不会忘记通过山歌对唱、糠包对甩来表达爱意。
3.有的糠包石,放在水面不下沉,如果你在其下方浇水,上面种小花草,还能生长。
4.掷糠包傣族青年男女喜爱甩糠包的游戏,春节期间,小伙子和姑娘们互相投掷糠包,看谁投得准,看谁接得着。
读音:kāng
[kāng]
(1)(名)稻、麦、谷子等作物子实的皮或壳(多指脱下来的)。
(2)(动)发空;质地变得松而不实(多指萝卜因失掉水分而中空):~心儿|萝卜~了。
读音:bāo
[bāo]
(1)(动)用纸、布等裹起来
(2)(名)(~儿)包好了的东西:药~|邮~。
(3)(名)装东西的口袋:书~。
(4)(量)用于成包的东西:两~大米|一~衣服。
(5)(名)物体或身体上鼓起来的疙瘩:树上有个~|腿上起了个~。
(6)(名)毡制的圆顶帐篷:蒙古~。
(7)(动)围绕;包围:骑兵分两路~过去。
(8)(动)容纳在里头;总括在一起:~含|无所不~。
(9)(动)把任务承担下来;负责完成:~医|~教|~片儿(负责完成一定地段或范围的工作)。
(10)(动)担保:~你满意。
(11)(动)约定专用:~车|~了一只船。
(12)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