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逸层
【拼音】:wài yì céng
【结构】:外(左右结构)逸(半包围结构)层(半包围结构)
词语解释大气圈中的一层,位于热层以外。层内空气十分稀薄,有些速度较大的中性粒子能克服地球引力进入星际空间。也叫外层。
基础解释离地面超过km,是地球大气的最外层。其主要成分为氢和氦,且极为稀薄,密度几近太空的密度,故又常称为外大气层。由于外气层的气体温度高,粒子速度大,较易脱离地球重力场而进入太空。
综合释义根据温度、成分、电荷等物理性质,同时考虑到大气的垂直运动等情况,可将大气分为五层,包括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以及散逸层。散逸层(又称“外层”、“逃逸层”)是指大气的最高层。
读音:wài
[wài]
(1)(名)外边;外边的
(2)(形)指自已所在地以外的:~地|~省。
(3)(名)外国:~币|~钞。
(4)(名)称母亲;姐妹或女儿方面的亲戚:~婆|~甥女。
(5)(形)关系疏远的:~族|~人。
(6)另外。
(7)以外:郊~|局~。
(8)非正式的;非正规的。
(9)戏曲角色;扮演老年男子。
读音:yì
[yì]
(1)(形)安乐;安闲:安~|以~待劳|一劳永~。
(2)(动)逃跑:奔~|逃~。
(3)(动)避世隐居:隐~|~居。
(4)(动)散失;失传:~文|~书|~事|~闻。
(5)(动)超过一般:超~|~群。
读音:céng
[céng]
(1)量词;用于重叠、可以分层次的东西:五~大楼|一~薄膜。
(2)(形)重叠:~峦叠嶂|~出不穷(接连不断地出现)|~见叠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