菠棱
【拼音】:bō léng
【注音】:ㄅㄛㄌㄥˊ
【结构】:菠(上下结构)棱(左右结构)
【繁体】:菠稜
词语解释亦作'菠棱'。即菠菜。
基础解释见/'菠薐/'。菠薐,即“菠菜”。藜科。一二年生草本。主根粗长,赤色,味略甜
引证解释⒈见“菠薐”。
汉语大词典见“菠薐”。《汉语大词典》:菠薐 拼音:bōléng亦作“菠棱”。即菠菜。唐韦绚《刘宾客嘉话录》:“菜之菠棱,本西国中有僧将其子来,如苜蓿、蒲陶,因张骞而至也。绚曰:‘岂非颇棱国将来,而语讹为菠棱耶’?”宋孙奕《履斋示儿编·字说·集字二》:“《艺苑雌黄》云……蔬品有颇陵者,昔人自颇陵国将其子来,因以为名,今俗乃从草而为菠薐。”
其他释义1.见'菠薐'。
读音:bō
[bō]
(名)菠菜;草本植物;是普通蔬菜。有的地区叫菠薐(lénɡ)菜:~菜|~萝。
读音:léng,lēng,líng
[léng]
[ léng ]1. 物体上的条状突起,或不同方向的两个平面相连接的部分:棱角。瓦棱。棱椎(多面体的一种)。三棱镜。模棱两可。
2. 神灵之威,威势:威棱。
[ líng ]1. 〔穆棱〕地名,在中国黑龙江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