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尔沁草原
【拼音】:kē ěr qìn cǎo yuán
词语解释⒈ 中国内蒙古自治区东部草原,包括大兴安岭南段东侧的西辽河、霍林河、洮儿河流域。为温带南部半干旱草原地带。原为优质草原,后迅速沙化,一部分已退化为科尔沁沙地。英:HorqinGrassland;科尔沁草原[kēěrqìncǎoyuán]⒈中国内蒙古自治区东部草原,包括大兴安岭南段东侧的西辽河、霍林河、洮儿河流域。为温带南部半干旱草原地带。原为优质草原,后迅速沙化,一部分已退化为科尔沁沙地。英HorqinGrassland;
基础解释又称科尔沁沙地。沿用古代蒙古族部落名称命名。科尔沁草原处于西拉木伦河西岸和老哈河之间的三角地带,西高东低,绵亘400余千米,面积约4.23万平方千米。属中国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的翁牛特旗、敖汉旗与通辽市的开鲁县、通辽市和科尔沁左翼后旗、奈曼旗、库伦旗辖区。是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为多数的多民族聚居区。
高级汉语词典中国内蒙古自治区东部草原,包括大兴安岭南段东侧的西辽河、霍林河、洮儿河流域。为温带南部半干旱草原地带。原为优质草原,后迅速沙化,一部分已退化为科尔沁沙地
其他释义1.中国内蒙古自治区东部草原,包括大兴安岭南段东侧的西辽河、霍林河、洮儿河流域。为温带南部半干旱草原地带。原为优质草原,后迅速沙化,一部分已退化为科尔沁沙地。
1.科尔沁草原旅游区有兴安盟的察尔森,哲里木盟的珠日河,赤峰的白音塔拉、其甘、达里诺尔草原,有游艺、登敖包山、放牧、垂钓和采蘑菇等风情浓郁的娱乐活动。
2.在水草丰美的科尔沁草原腹地,科尔沁右翼中旗就像一颗晶莹闪亮的明珠,镶嵌在逶迤西去的罕山脚下,明澈如镜的霍林河畔。
3.旅游者既可爬山越岭、观赏大自然风景,也可以划船游艇、钓鱼消遣,还可以漫步草原,领略独具特色的科尔沁草原蒙古族文化。
4.闻名遐迩的科尔沁草原西南部,有一片茫茫无际的不毛之地,当地人称为莽古斯?芒赫?意即恶魔的沙漠。
5.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科尔沁草原》、《大地的海》、《大江》,诗歌《土地的誓言》,评剧《罗汉钱》、《梁山伯与祝英台》等。
6.金秋时节,科尔沁草原牛羊肥壮、瓜果飘香,西辽河平原满目苍翠、生机盎然。
7.科尔沁草原受垦种影响终成半农半牧地区,所以民歌中带有浓厚的半农半牧区和农区的生活元素。
8.它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哲里木盟扎鲁特旗的科尔沁草原上。
9.蒙古族,1944年2月2日生于内蒙古科尔沁草原,是成吉思汗大儿子术赤的后代,原莫力庙第五世活佛,国家一级演奏家,世界马头琴大师。
10.5月,碧空如洗,感受着科尔沁草原的辽阔和蓬勃生机,记者一行驱车75公里从通辽市区来到了被誉为“黄牛之乡”的科尔沁左翼后旗。
读音:kē
[kē]
(1)(名)学术或业务的类别:~目|文~|理~|牙~|眼~。
(2)(名)行政机关或某些机构的行政部门按工作性质分设的单位:秘书~|财务~。
(3)(名)生物学上指同一目的生物按照彼此相似的特征再分为若干群;每一群叫一科。如松柏目有松科、杉科、柏科等。
(4)(动)〈书〉判定(刑罚):~以罚金。
(5)(名)古装戏曲剧本中;指示角色表演动作时的用语;如笑科、饮酒科等。
读音:ěr
[ěr]
(1)(代)你。
(2)(代)如此;这样:果~。
(3)(代)那、这:~曰。
(4)(助)表示情态的词尾:偶~。
读音:qìn
[qìn]
(1)(动)(香气、液体等)渗入或透出:~人心脾。
(2)(动)〈方〉头向下垂:~着头。
(3)(动)〈方〉向水里放。
读音:cǎo
[cǎo]
(1)(名)高等植物中栽培植物以外的草本植物的统称:野~|青~。
(2)(名)指用作燃料、饲料等的稻、麦之类的茎和叶:稻~|干~。
(3)(名)〈口〉雌性的(多指家畜或家禽):~驴|~鸡。
(4)(形)草率;不细致:潦~|字写得很~。
(5)(名)文字书写形式的名称。ɑ)汉字形体的一种:~书。b)拼音字母的手写体:~书。b)拼音字母的手写体
(6)(名)草稿:起~|~案。
(7)(动)〈书〉起草:~拟。
读音:yuán
[yuán]
(1)(形)最初的;开始的:~始|~人|~生动物。
(2)(形)原来;本来:~地|~作者。
(3)(形)没加工的:~棉|~煤|~油。
(4)(Yuán)姓。
(5)(动)原谅:情有可~。
(6)(名)宽广平坦的地方:平~|高~|草~。
(7)同“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