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顺
【拼音】:fǎ shùn
【简体】:法顺
【繁体】:法順
网友释义法顺,又称杜顺,俗姓杜,雍州万年县即今陕西西安长安县人,生于陈武帝永定元年即公元557年。法顺十八岁出家,从因圣寺僧珍禅师,受持定业。后来在庆州、清河、骊山、三原、武功等地说教。《续高僧传》卷二十五曾把他的传记编在《感通类》,引入内禁,隆礼崇敬。《佛祖统纪》卷二十九、三十,载有唐太宗和他的问答,唐太宗称他为‘帝心’,后世遂有帝心尊者之称。
辞典修订版唐代一位高僧的法号。俗姓杜,雍州万年县人。为华严宗初祖。十八岁出家,从因圣寺僧珍禅师(又称魏禅师)修习禅法。并在庆州、清河、骊山、三原、武功等地传法,劝人念阿弥陀佛,读诵《华严经》。唐贞观十四年圆寂。关于法顺与华严宗的关系,除了倡导《华严经》外,相传华严宗的要籍《华严法界观门》、《华严五教止观》为其所作,但这说法颇多问题。真正确立法顺为华严宗初祖地位的,恐怕是因为其弟子智俨对华严思想的创见,而被后人推尊。
读音:fǎ
[fǎ]
(1)(名)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强制遵守的法律、指令、条例等行为规则的总称:宪~。
(2)(名)方法、方式:写~。
(3)(名)标准样子;可以模仿的:取~。
(4)(名)佛教的教义;也泛指佛教和道教的:~术。
(5)姓。
(6)(动)效法:~后王。
读音:shùn
[shùn]
(1)(动)顺着。
(2)(动)向着同一个方向:~风。
(3)(动)依着自然情势(移动);沿(着):~大道走。
(4)(动)使方向一致;使有条理次序:这篇文章还得~一~。
(5)(动)趁便;顺便:~手关门。
(6)(动)适合;如意:~心|~眼。
(7)(动)依次:~延。
(8)(动)顺从:归~。
(9)(动)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