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所有制
【拼音】:gè tǐ
词语解释⒈ 生产资料和产品归个体劳动者所有的制度。参看“小生产者”。个体所有制(個體所有制)[gètǐsuǒyǒuzhì]⒈生产资料和产品归个体劳动者所有的制度。参看“小生产者”。
网友释义个体所有制又称个体劳动者所有制。是国家经济所有制的一种形式,是生产资料和生产成果归个体劳动者占有的形式。经营者个人既是投资者,又是劳动者,是企业的唯一参与者,自负盈亏,自主经营。个体劳动者一般指个体农民和个体手工业者。
汉语大词典生产资料和产品归个体劳动者所有的制度。参看〖小生产者〗。
1.按照马克思的观点,个体所有制经济既是独立的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又是少许的生产资料的所有者,是一般劳动者谋生和就业的主要方式,并没有太大的意识形态障碍。
2.在六、七年之内,资本主义所有制和小生产者个体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就基本上完成了。
3.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农业和手工业由个体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的集体所有制,私营工商业由资本主义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所有制,必然使生产力大大地获得解放。这样就为大大地发展工业和农业的生产创造了社会条件。
4.个体所有制的生产关系与大量供应是完全冲突的。
5.政策概括起来就是,土地所有制是农民个体所有制,这个制度要持续好多年。
6.七年之内,资本主义所有制和小生产者个体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就基本上完成了。
7.个体所有制和资本主义所有制几乎不存在了.
8.个体所有制的生产关系与大量供应是完全冲突的。(查字典https://www.chazidian.com)
9.七年之内,资本主义所有制和小生产者个体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就基本上完成了。【查字典www。chazidian。com造句个体所有制造句】
10.个体所有制和资本主义所有制几乎不存在了.[查字典https://www。chazidian。com]
读音:gè,gě
[gè]
[ gè ]1. 量词:三个月。洗个澡。
2. 单独的:个人。个性。个位。
3. 身材或物体的大小:高个子。
4. 用在动词与补语中间,以加强语气:笑个不停。吃个饱。
[ gě ]1. 〔自个兒〕自己。
读音:tǐ,tī
[tǐ]
[ tǐ ]1. 人、动物的全身:身体。体重。体温。体质。体征(医生在检查病人时所发现的异常变化)。体能。体貌。体魄(体格和精力)。体育。体无完肤。
2. 身体的一部分:四体。五体投地。
3. 事物的本身或全部:物体。主体。群体。
4. 物质存在的状态或形状:固体。液体。体积。
5. 文章或书法的样式、风格:体裁(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可分为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体(文章的体裁,如“骚体”、“骈体”、“旧体诗”)。字体。
6. 事物的格局、规矩:体系。体制。
7. 亲身经验、领悟:体知(亲自查知)。体味。身体力行(xíng )。
8. 设身处地为人着想:体谅。体贴。体恤。
9. 与“用”相对。“体”与“用”是中国古典哲学的一对范畴,指“本体”和“作用”。一般认为“体”是最根本的、内在的;“用”是“体”的外在表现。
[ tī ]1. 〔体己〕①家庭成员个人的私蓄的财物;②亲近的,如“体体话”,亦作“梯己”。
读音:suǒ
[]
1. 处,地方:住所。哨所。场所。处所。
2. 机关或其他办事的地方的名称:研究所。派出所。
3. 量词,指房屋:一所四合院。
4. 用在动词前,代表接受动作的事物:所部(所率领的部队)。所谓(a.所说的;b.某些人所说的,含不承认意)。无所谓(不关紧要,不关心)。所有。各尽所能。所向无敌。有所不为而后可以有为。
5. 用在动词前,与前面的“为”或“被”字相应,表示被动的意思:为人所敬。
6. 姓。
读音:yǒu,yòu
[]
[ yǒu ]1. 存在:有关。有方(得法)。有案可稽。有备无患。有目共睹。
2. 表示所属:他有一本书。
3. 表示发生、出现:有病。情况有变化。
4. 表示估量或比较:水有一丈多深。
5. 表示大、多:有学问。
6. 用在某些动词前面表示客气:有劳。有请。
7. 无定指,与“某”相近:有一天。
8. 词缀,用在某些朝代名称的前面:有夏。有宋一代。
[ yòu ]1. 古同“又”,表示整数之外再加零数。
读音:zhì
[]
(1)(动)制造:~版|~币|~表|~革|~件|~冷|~品|~钱|~糖|~图|~药。
(2)(动)拟定;规定:~定|因地~宜。
(3)(动)用强力约束;限定;管束:~伏|管~。
(4)(名)制度:法~|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