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差五错
【拼音】:sān chā wǔ cuò
【注音】:ㄙㄢㄔㄚㄨˇㄘㄨㄛˋ
【词性】:成语。
【简体】:三差五错
【繁体】:三差五錯
词语解释泛指差错。常指意外的事故。⒈泛指差错。常指意外的事故。
综合释义意外的变故。《孽海花.第二二回》:「要有什么三差五错,那事情就难说了!」三差五错[sānchāwǔcuò]修订本参考资料:意外的变故。孽海花˙第二十二回:要有什么三差五错,那事情就难说了!
国语辞典意外的变故。三差五错[sānchāwǔcuò]⒈意外的变故。引《孽海花·第二二回》:「要有什么三差五错,那事情就难说了!」成语解释三差五错
辞典修订版意外的变故。《孽海花.第二二回》:「要有什么三差五错,那事情就难说了!」
成语词典版修订本参考资料:意外的变故。孽海花˙第二十二回:要有什么三差五错,那事情就难说了!
出处清·曾朴《孽海花》第22回:“要有什么三差五错,那事情就难说了!”
读音:sān
[sān]
(1)(量)数目;二加一后所得。
(2)(量)表示多数或多次:~番五次。
读音:chā,chà,chāi,cī,chài
[chā]
[ chà ]1. 错误:话说差了。
2. 不相当,不相合:差不多。
3. 缺欠:还差十元钱。
4. 不好,不够标准:差等。成绩差。
[ chā ]1. 不同,不同之点:差别。差距。差额。差价。
2. 大致还可以:差可。
3. 错误:差错。偏差。差池。
4. 数学上指减法运算中的得数:差数。四减二的差是二。
[ chāi ]1. 派遣去做事:差遣。
2. 旧时称被派遣的人:差人。解差。
3. 被派遣去做的事:差事。公差。出差。
[ cī ]1. 〔参(
[ chài ] )差〕见“参”。1.病愈。后作“瘥”。
2.又如:大病差后。
读音:wǔ
[wǔ]
1. 数名,四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伍”代):五彩。五官。五谷。五金。五代(中国朝代名,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先后在中原建立政权的时期)。五帝(中国传说中的五个帝王,通常指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五毒(指蝎、蛇、蜈蚣、壁虎、蟾蜍)。五行(指金、木、水、火、土)。五岭(指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五岳(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和中岳嵩山,是中国历史上五大名山)。五脏(指心、肝、脾、肺、肾)。
2.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6”。
读音:cuò
[cuò]
(1)(形)不对;过失:~字。
(2)(形)交叉:~落。
(3)(动)互相摩擦:~牙。
(4)(动)岔开;相互避让:~开。
(5)(形)坏、差(用于否定式):这个戏挺不~。
(6)(名)磨玉的石头:它山之石可以为~。
(7)(动)打磨玉石:攻~。
(8)涂饰镶嵌(金、银等):~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