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长补短
【拼音】:cái cháng bǔ duǎn
【注音】:ㄘㄞˊㄔㄤˊㄅㄨˇㄉㄨㄢˇ
【词性】:成语。
【繁体】:裁長補短
词语解释犹言取长补短。裁长补短[cáichángbǔduǎn]⒈犹言取长补短。
引证解释⒈犹言取长补短。引南朝梁锺嵘《诗品》卷下:“安道诗虽嫩弱,有清上之句。裁长补短,袁彦伯之亚乎?”⒈犹言取长补短。引南朝梁锺嵘《诗品》卷下:“安道诗虽嫩弱,有清上之句。裁长补短,袁彦伯之亚乎?”成语解释裁长补短
汉语大词典犹言取长补短。南朝梁钟嵘《诗品》卷下:“安道诗虽嫩弱,有清上之句。裁长补短,袁彦伯之亚乎?”
出处《孟子·滕文公上》:“今滕,绝长补短,将五十里也。”南朝·梁·钟嵘《诗品》卷下:“安道诗嫩弱,有清上之句,裁长补短,袁彦伯之亚乎?”
其他释义指吸收别人长处,以弥补自己的不足。
1.他在创作上的卓越成就,与他的渊博的学术修养,深厚的生活积累以及他广结师友,裁长补短密不可分。
读音:cái
[cái]
(1)(动)用刀、剪等割或铰。
(2)(量)整张纸分成的相等的若干分;印刷上纸的若干分之一。
(3)(动)除掉;削减。
(4)(动)安排取舍。
(5)(动)衡量;判断。
(6)(名)格式;体制。
(7)(动)刎颈。
(8)(动)控制;抑止。
读音:cháng,zhǎng
[cháng]
[ cháng ]1. 两端的距离:长度。
2. 长度大,与“短”相对,指空间,亦指时间:长短。长空。长短句(词的别名)。长夜(a.漫长的黑夜;b.喻黑暗的日子)。长风破浪(喻志趣远大)。长歌代哭(以歌代哭)。
3. 优点,专精的技能:特长。专长。各有所长。
4. 对某事做得特别好:他长于写作。
[ zhǎng ]1. 生长,成长:长疮。
2. 增加:长知识。
3. 排行第一的:长子。长兄。长孙。
4. 辈分高或年纪大:长辈。长者。家长。
5. 领导人;负责人:部长。校长。
读音:bǔ
[bǔ]
(1)(动)添上材料;修理破损的东西;修补:~袜子。
(2)(动)补充;补足;填补(缺额):弥~。
(3)(动)补养:滋~。
(4)(名)〈书〉利益;用处:不无小~。
读音:duǎn
[duǎn]
(1)(形)两端之间距离小。
(2)(动)缺少;欠:理~。
(3)(名)缺点:取长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