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字列表1 字列表51 字列表101 字列表151 字列表201 单词列表1 单词列表51 单词列表101 单词列表151 单词列表201 诗人列表1 诗人列表51 诗人列表101 诗人列表151 诗人列表201 诗歌列表1 诗歌列表51 诗歌列表101 诗歌列表151 诗歌列表201 诗句列表1 诗句列表51 诗句列表101 诗句列表151 诗句列表201 成语列表1 成语列表51 成语列表101 成语列表151 成语列表201 词语列表1 词语列表51 词语列表101 词语列表151 词语列表201 组词列表1 组词列表51 组词列表101 组词列表151 组词列表201
保举词语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汉语词典 保举

保举

【拼音】:bǎo jǔ

【注音】:ㄅㄠˇㄐㄨˇ

【词性】:动词。

【结构】:保(左右结构)举(上下结构)

【简体】:保举

【繁体】:保舉

解释

词语解释保举bǎojǔ。(1)大臣向朝廷推荐人才,并提保有才能或有功绩。后多指大臣荐举下属。保举[bǎojǔ]⒈大臣向朝廷推荐人才,并提保有才能或有功绩。后多指大臣荐举下属。英recommend;

基础解释(动)旧指向上级保荐推举:大家都~他当校长。

引证解释⒈负责推荐,以使其得到提拔任用。引《后汉书·朱浮传》“是以博举明经,唯贤是登”李贤注引《汉官仪》:“其举状曰:‘生事爱敬,丧没如礼……行应四科,经任博士。’下言某官某甲保举。”《三国志·魏志·何夔传》:“又可脩保举故不以实之令,使有司别受其负。”宋丁谓《丁晋公谈录》:“昔张去华当太祖朝,乞试,有数知己,皆馆阁名臣,保举之。”萧军《五月的矿山》第十章:“那时候如果我有功,他们会保举我当矿长、厂长咧!”

网络解释保举'保举'是中国封建社会选官的重要方式之一。为了充分发挥'保举'选拔优秀人才的作用,统治者对'保举'规定了严格的责任,即'保举连坐'。'保举连坐'不仅在封建王朝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当今社会,对于官员的选任仍有重大的借鉴意义。

汉语大词典负责推荐,以使其得到提拔任用。《后汉书·朱浮传》“是以博举明经,唯贤是登”李贤注引《汉官仪》:“其举状曰:‘生事爱敬,丧没如礼……行应四科,经任博士。’下言某官某甲保举。”《三国志·魏志·何夔传》:“又可脩保举故不以实之令,使有司别受其负。”宋丁谓《丁晋公谈录》:“昔张去华当太祖朝,乞试,有数知己,皆馆阁名臣,保举之。”萧军《五月的矿山》第十章:“那时候如果我有功,他们会保举我当矿长、厂长咧!”

国语辞典古时由大臣奏请提升有特别技能、学识或功绩的人才,供朝廷任用,并为其作保,称为「保举」。保举[bǎojǔ]⒈古时由大臣奏请提升有特别技能、学识或功绩的人才,供朝廷任用,并为其作保,称为「保举」。引《儒林外史·第五〇回》:「今岁在京,因书法端楷,保举中书职衔的。」《老残游记·第一八回》:「替他捐官,保举他,他不要,半夜里逃走了的。」近举荐

辞典修订版古时由大臣奏请提升有特别技能、学识或功绩的人才,供朝廷任用,并为其作保,称为「保举」。《儒林外史.第五零回》:「今岁在京,因书法端楷,保举中书职衔的。」《老残游记.第一八回》:「替他捐官,保举他,他不要,半夜里逃走了的。」

辞典简编版古时由大臣奏请拔擢有特别技能、学识或功绩的人才,并为其作保,称为「保举」。今则用作保证推荐的意思。 【造句】如果贵公司肯考虑聘用王先生,我愿意出面保举他。

其他解释以特旨举用人才也。有特别技能、学识或功绩者,由其上官奏请提升。及科举之外特别任用法也。清代系以特旨任命三品或四品以上之科道,或督抚、学政、布政使、按察使等,登庸人才授官也。保题、保任。《宋史·选举志》:「保举堪将领者,或文官转运判官以上,各奏举一人。」;《清会典事例·吏部·满州铨选》:「先将保举,无论题选咨留,补用一员,再遇缺出,于应升入人员内,酌量拣选。」;清、顾炎武《日知录·保举》:「《宋史》元佑初,司马光为相,奏曰:『为政得人则治。然人之才,或长于此而短于彼,虽皋虁契各守一官中,人安可求备?故孔门以四科取士,汉室以数路得人。若指瑕掩善,则朝无可用之人。苟随器授任,则世无可弃之士。臣备位宰相,职当选官,而视短见狭,士有恬退滞淹,或孤寒遗逸,岂能周知?若专引知识,则嫌于私,若止循资序,未必皆才,莫若使有位达官,各举所知,然后克叶至公,野无遗贤矣。欲乞朝廷设十科取士:一曰行仪纯固,可为师表科;二曰节操方正,可被献纳科;三曰智勇过人,可被将帅科;四曰公正聪明,可被监司科;五曰经术精通,可被讲读科;六曰学问该博,可被顾问科;七曰文章典丽,可被着述科;八曰善听狱讼,尽公得实科;九曰善治财赋,公私俱便科;十曰练习法令,能断请谳科。应职事官,自尚书至给舍谏议寄禄官,自开府仪同三司至大中大夫职,自观文殿学士至待制,每岁须于十科内举三人,仍具状,保任中书,置籍记之,异时有士须才,即执政案籍,视其所尝,被举科格,随事试之,有劳又着之籍,内外官阙,取尝试有效者,随科授职,所赐诰命,仍被所举姓名,其人任官无状,坐以谬举之罪,所贵人人重慎,所举得才。』光又言:『朝廷执政为八九人,若非交旧,无以知其行能,不惟涉循私之嫌,兼所取至狭,天下之贤才岂足以尽,若采访毁誉,则情伪万端,与其听游谈之言,曷若使之结罪保举,故臣奏设十科以举士,其公正聪明,可备监司,诚知请属挟私,所不能无,但有不如所举,谴责无所宽宥,则不敢妄举矣。』。」

其他释义向上级荐举有才或有功的人,使得到提拔任用。

保举的近反义词

近义词 举荐 推荐

保举造句更多 >>

1.沈淇小友笔力如此之强,不当按常规来对待,所以我可免去你的县试补考,以我和张县令的名义为你出具保结,保举你直接参加八月府试。 

2.之前苏郁就有说过,如果陆宣想要参加四月份的府考,除了廪生保结之外,就还必须还有县令和另外一德高望重之人的保举

3.双保险机械自锁机构,确保举升时安全。

4.曾两次上疏,为清廷出“教诲、甄别、保举、超擢”之策,为朝延赏识。

5.陈先生是本人以前产后减肥方法的学生,他请我写保举信,以撑持他向贵校研究生院申请入学。

6.如果就此请假回国,这里的事半途而废,将来保举弄不到,白吃一趟辛苦。

7.不隐保举一种单一的串墨辊拆除办法,抽象历程如下。

8.且选举虽曰从众,而举主非入本籍至十年以后,及年届三十,并有财产身家,善读书负名望者,亦不得出名保举议员,其杜弊之严又如此。

9.当前,环保举报工作存在举报投诉难、调查取证难、举证难、处理难和效果差等问题。

10.本县能够出现一名得到保举的才子,可是难得一见一等一的大事,足以写进县志,光宗耀祖,传给后世子孙的。

字义分解

读音:bǎo

[bǎo]

(1)(动)保护;保卫:~家卫国。

(2)(动)保持:~温。

(3)(动)保证;担保做到:~质~量。

(4)(动)担保(不犯罪、不逃走等):~释。

(5)(名)保人;保证人:作~|押~。

(6)(名)旧时户籍的编制单位。

(7)姓。

读音:jǔ

[jǔ]

(1)(动)往上托;往上伸:~重|~手|高~着红旗。

(2)(动)举动:义~|壮~|一~一动|一~两得。

(3)(动)兴起:义~|~兵|~火。

(4)(动)〈书〉生(孩子):~一男。

(5)(动)推选;选举:推~代表|公~他做学习组长。

(6)(名)举人的简称:中~|武~。

(7)(动)提出:~例。

(8)(副)〈书〉全:~座(所有在座的人)|~国欢腾|~世闻名。

保举相关成语

保举相关词语

上一个:保育

下一个:保和

相关推荐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进入页面;2、修改密码;3、填报须知;4、查看个人基本信息;5、志愿类别选择;6、填写志愿和修改志愿;7、填写或修改志愿结束后,单击页面底部的[保存并提交]按钮,则所填写的志愿数据将得到保存,保存即表示该批次志愿已经提交。

分享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