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政
【拼音】:píng zhèng
【注音】:ㄆ一ㄥˊㄓㄥˋ
【结构】:平(独体结构)政(左右结构)
词语解释1.谓修明政治。平政[píngzhèng]⒈谓修明政治。
基础解释谓修明政治。
引证解释⒈谓修明政治。引《荀子·王制》:“故君人者,欲安,则莫若平政爱民矣。”《后汉书·梁统传》:“大狱一起,无辜者众,死囚久繫,纤微成大,非所以顺迎和气,平政成化也。”清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孟子·离娄下篇二》:“‘行辟人’,亦是平政之事。”⒉平征,均平其税。引《周礼·地官·小司徒》:“乃分地域,而辨其守,施其职,而平其政。”郑玄注:“政,税也。政当作征。”《周礼·地官·遂人》:“以土均平政。”郑玄注:“政读为征。土均,掌均平其税。”
网络解释平政平政是中国汉语里的词汇,意思是修明政治。
综合释义谓修明政治。《荀子·王制》:“故君人者,欲安,则莫若平政爱民矣。”《后汉书·梁统传》:“大狱一起,无辜者众,死囚久繫,纤微成大,非所以顺迎和气,平政成化也。”清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孟子·离娄下篇二》:“‘行辟人’,亦是平政之事。”平征,均平其税。《周礼·地官·小司徒》:“乃分地域,而辨其守,施其职,而平其政。”郑玄注:“政,税也。政当作征。”《周礼·地官·遂人》:“以土均平政。”郑玄注:“政读为征。土均,掌均平其税。”
汉语大词典谓修明政治。《荀子·王制》:“故君人者,欲安,则莫若平政爱民矣。”《后汉书·梁统传》:“大狱一起,无辜者众,死囚久系,纤微成大,非所以顺迎和气,平政成化也。”清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孟子·离娄下篇二》:“‘行辟人’,亦是平政之事。”平征,均平其税。《周礼·地官·小司徒》:“乃分地域,而辨其守,施其职,而平其政。”郑玄注:“政,税也。政当作征。”《周礼·地官·遂人》:“以土均平政。”郑玄注:“政读为征。土均,掌均平其税。”
1.二月,平政院开会作出裁决,正式取消章士钊对鲁迅的处分,判定鲁迅诉胜。
2.她不但精于战阵,更是有经天纬地之材,夏武帝得到胞姐相助,励精图治,内平政乱外御张敌。
3.爆他料的议员同事也替他不平,政府并未提供管道让参选人了解捐款企业经营状况,“现在要我们吐出捐款,有点不教而杀”。
4.此外,为了让采购规则更公平,政府采购买什么,怎么买必须要有一套明确的规则。
5.江俊杰纵横巢平政商界,什么样的人没见过?什么样的场面没经历过?响当当的名号,雄赳赳的人中龙凤,听到林翰的这番话,心里还是难免微微有气。
6.2002年由温和派伊斯兰色彩的正义发展党取得政权,似乎重建了中间偏右政党的关键地位,但并未因此弭平政坛的严重裂痕。
7.和平政治:以弗所书,迪奥金口,与儒家四书。
8.8月27日,平政路派出所接待了一位特别的报案人.
9.萨达特被暗杀了,因为许多人不同意他与以色列之间的和平政纲.
10.萨达特被暗杀了,因为许多人不同意他与以色列之间的和平政纲。
读音:píng
[píng]
(1)(形)表面没有高低凹凸;不倾斜:~坦|~板|路很~。
(2)(动)使平:~了三亩地。
(3)(动)跟别的东西高度相同;不相上下:~槽|~列|~局。
(4)(形)平均;公平:~分|持~之论。
(5)(形)安定:风~浪静|心~气和。
(6)(动)武力镇压;平定:~叛|~乱。
(7)(动)抑止(怒气):你~~气。
(8)(形)经常的;普通的:~时|~淡。
(9)(名)平声:~仄|~上去入。(Pínɡ)姓。
读音:zhèng
[zhèng]
1. 治理国家事务:政治。政府。政党。政权。政纲。政策。政令。政绩。政见。政客(为个人或某一集团利益从事政治活动的人)。政局。政变。参政。议政。
2. 国家某一部门主管的业务:财政。邮政。民政。
3. 家庭或集体生活中的事务:家政。
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