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协会
【拼音】:nóng mín xié huì
【注音】:ㄋㄨㄥˊㄇ一ㄣˊㄒ一ㄝˊㄏㄨㄟˋ
【繁体】:農民協會
词语解释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农民群众组织。以贫雇农为核心。简称农会或农协。农民协会[nóngmínxiéhuì]⒈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农民群众组织。以贫雇农为核心。简称农会或农协。
引证解释⒈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农民群众组织。以贫雇农为核心。简称农会或农协。引廖仲恺《农民解放的方法》:“农民协会是救苦救难的,能够救苦救难的并不是观世音,就是农民协会!”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我走过的几县,知事遇事要先问农民协会。在农民势力极盛的县,农民协会说话是‘飞灵的’。”
网络解释农民协会农民协会是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农民群众组织。以贫雇农为核心。简称农会或农协。1922年到1925年,彭湃、毛泽东等在浙江、广东、湖南等地发动了农民斗争,成立了农民协会,提出了'一切权力归农会'的带有建立革命政权性质的口号。在农民运动中,地主,土豪,劣绅,被打倒,农会成了唯一的权力机关。在农民运动蓬勃发展的湖南,农会的人不到场,一切事情便不能解决,农会在乡村独裁一切,封建势力被极大地遏制。
汉语大词典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农民群众组织。以贫雇农为核心。简称农会或农协。廖仲恺《农民解放的方法》:“农民协会是救苦救难的,能够救苦救难的并不是观世音,就是农民协会!”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我走过的几县,知事遇事要先问农民协会。在农民势力极盛的县,农民协会说话是‘飞灵的’。”
其他释义1.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农民群众组织。以贫雇农为核心。简称农会或农协。
1.其中,马克思像银元、黄冈县农民协会信用合作社流通券、豫鄂边区建设银行石钞版、鹤峰苏维埃银行伍百文木印版等国家一级文物,均为首次向公众展出。
2.连两公婆吵架的小事,也要到农民协会去解决。
3.对于禁牌、赌、鸦片和清匪,农民协会是博得一般人的同情的。
4.农民协会领导牌坊店农民两次大闹龙潭寺,将财产分给贫苦农民。
5.他们在外期间,土地由家里人或当地农民协会代耕。
6.辰、控制区应当普遍建立包括中农在内的农民协会。
7.严禁地主富农分子混入农民协会和贫农团。
8.先组织贫农团,几个月后,再组织农民协会。
9.现在,德国农民协会向布鲁塞尔发出了明确的求援信号。
10.寿光县早在一九二六年秋就建立了农民协会。
读音:nóng
[nóng]
(1)(名)农业:~村|~场|~具|~林|~忙|~田|~闲|~械|~学|~药|~产品。
(2)(名)农民:~会|~协|~夫|~妇。
(3)(名)(Nónɡ)姓。
读音:mín
[mín]
(1)(名)人民:~办|~变|~兵|吊~代罪|劳~伤财|全~皆兵。
(2)(名)某族的人:藏~|回~。
(3)(名)从事某种职业的人:农~|渔~|牧~。
(4)(名)民间:~歌|~谣。
(5)(名)非军人;非军事的:军~团结|拥政爱~。
读音:xié
[xié]
(1)(形)调和;和谐:~调|~和。
(2)(形)共同;一同:~力。
(3)(动)协助:~理|~办。
读音:huì,kuài
[huì]
[ huì ]1. 聚合,合在一起:会合。会审。会话。
2. 多数人的集合或组成的团体:会议。开会。
3. 城市,通常指行政中心:都(dū)会。省会。
4. 彼此见面:会面。会见。
5. 付钱:会账。会钞。
6. 理解,领悟,懂:会心,体会。
7. 能,善于:会游泳。会英语。
8. 机会,时机,事情变化的一个时间:机会难得。
9. 一定,应当:长风破浪会有时。
10. 恰好,正好:会天大雨。
11. 一小段时间:会会儿。
[ kuài ]1. 总计:会计(①管理和计算财务的工作;②管理和计算财务的人)。
2.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