庸懦
【拼音】:yōng nuò
【注音】:ㄩㄥㄋㄨㄛˋ
【结构】:庸(半包围结构)懦(左右结构)
词语解释庸懦yōngnuò。(1)庸下懦怯。庸懦[yōngnuò]⒈庸下懦怯。例庸懦无能。英mediocreandincompetent;
基础解释庸下懦怯庸懦无能
引证解释⒈庸下懦弱。亦用为自谦之词。引《宋书·臧质传》:“臣诚庸懦,奉教前朝,虽《緇衣》好贤之美,敢希《巷伯》恶恶之情,固已藉风听而宵愤,抚短策而驰念。”宋岳飞《辞男云特转恩命第四札子》:“臣庸懦无能,方将勉竭駑钝,仰图报称,而自使其子无功受赏,则是臣不能正己而自治,将何以率人哉?”鲁迅《坟·摩罗诗力说》:“如勇猛者,所遇无不庸懦,则生激怒。”
网络解释庸懦庸懦,yōngnuò,解释为庸懦无能。
综合释义庸下懦弱。亦用为自谦之词。《宋书·臧质传》:“臣诚庸懦,奉教前朝,虽《緇衣》好贤之美,敢希《巷伯》恶恶之情,固已藉风听而宵愤,抚短策而驰念。”宋岳飞《辞男云特转恩命第四札子》:“臣庸懦无能,方将勉竭駑钝,仰图报称,而自使其子无功受赏,则是臣不能正己而自治,将何以率人哉?”鲁迅《坟·摩罗诗力说》:“如勇猛者,所遇无不庸懦,则生激怒。”
网友释义庸懦,yōngnuò,解释为庸懦无能。
汉语大词典庸下懦弱。亦用为自谦之词。《宋书·臧质传》:“臣诚庸懦,奉教前朝,虽《缁衣》好贤之美,敢希《巷伯》恶恶之情,固已藉风听而宵愤,抚短策而驰念。”宋岳飞《辞男云特转恩命第四札子》:“臣庸懦无能,方将勉竭驽钝,仰图报称,而自使其子无功受赏,则是臣不能正己而自治,将何以率人哉?”鲁迅《坟·摩罗诗力说》:“如勇猛者,所遇无不庸懦,则生激怒。”
其他释义1.庸下懦弱。亦用为自谦之词。
1.说好的天潢贵胄,金口玉言呢?说好的唐室昏庸,懦弱娇柔呢?他俩可不是没见过逃难中的皇室班子,闻风丧胆,草木皆兵,皇帝都畏畏缩缩无法振作。
2.臣诚庸懦,奉教前朝,虽恧《缁衣》好贤之美,敢希《巷伯》恶恶之情,固已藉风听而宵愤,抚短策而驰念。
3.楙实庸懦之人,不意名将之子,便堕凡俗,是将门不得两传耶?略从粗窥,武则扫荡丑类、绥靖地方,文则劝课农桑、并为军屯。
4.“方今军机大臣,或庸懦无能,泄沓成习;或日寻盘乐,流连忘反。
5.清廷不但不追究其领导责任,还令他统帅平壤诸军,诸将以其庸懦无能,皆轻视之,失败之命运,不需日军来攻,已可预知。
6.这一瞬间,原本显的文弱,甚至是庸懦无用的张守仁,竟如天神一般,威风凛凛,势不可挡。
7.翌年加入拒俄义勇队,愤清廷庸懦误国,立志实行革命。
8.我这个卑微的人在威武雄壮的年代肯定会默默无闻。但我也并不断言在我们这个平庸懦弱的时代就不能出点风头。不过,有一道界限,群众不健康的好奇心是不能越过的,不然就会有失体统。如果连私生活的高墙都不再尊重,保障公民权益又从何谈起呢?亚森·罗平
9.在成欢不战而逃的叶志超,靠冒领军功成为平壤诸军统帅,其庸懦无能,是平壤溃败的最直接原因。
10.蹐跼有难安之隐,所虑因循恋栈,贻衰亲后顾之忧,岂惟庸懦无能,负两圣知人之哲,不可为子,不可为人。
读音:yōng
[yōng]
(1)(形)平凡;不高明:~才|~医|~凡|附~|昏~|平~。
(2)(形)(动)用(用于否定式):无~细述|无~讳言|无~赘述。
(3)(形)(助)疑问词;表示反问;岂:~有济乎|~可弃乎?
读音:nuò
[nuò]
(形)软弱无能;不坚强:~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