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身
【拼音】:wáng shēn
【结构】:亡(独体结构)身(独体结构)
【拼音】:wáng shēn
词语解释杀身;丧身。亡身[wángshēn]⒈杀身;丧身。
引证解释⒈杀身;丧身。引《楚辞·离骚》:“鮌婞直以亡身兮,终然殀乎羽之野。”洪兴祖补注:“鮌婞直以亡身,则鮌盖刚而犯上者耳。”晋桓温《荐谯元彦表》:“杜门絶迹,不面伪庭,进免龚胜亡身之祸,退无薛方诡对之讥。”胡厥文《悼念周恩来总理诗》之一:“噩耗警传频,愴然欲丧神,音容犹在目,恶疾竟亡身。”
网络解释亡身亡身,杀身;丧身,引申义为身败名裂。
网友释义亡身,读音wángshēn,汉语词语,意思为杀身;丧身,引申义为身败名裂。
汉语大词典杀身;丧身。《楚辞·离骚》:“鲧婞直以亡身兮,终然夭乎羽之野。”洪兴祖补注:“鲧婞直以亡身,则鲧盖刚而犯上者耳。”晋桓温《荐谯元彦表》:“杜门绝迹,不面伪庭,进免龚胜亡身之祸,退无薛方诡对之讥。”胡厥文《悼念周恩来总理诗》之一:“噩耗警传频,怆然欲丧神,音容犹在目,恶疾竟亡身。”
其他释义1.杀身;丧身。
反义词 丧命
1.及至霸业既隆,翦汉迹著,然后亡身殉节,以申素情,全大正於当年,布诚心於百代,可谓任重道远,志行义立。
2.拔山盖世之雄,坐此亡身辱国;绣口锦心之士,因兹败节隳名;始为一念之差,遂至毕生莫赎。
3.动摇理想信念,必然迷失方向;追求骄奢浮华,终将逸豫亡身。
4.为讨妲己欢心,纣王不惜残害忠良、杀人取乐,民怨沸腾,最终国亡身死。
5.“老是作长夜之饮,酩酊大醉,没等醒过来已经国亡身死,这就是我所说的大痛苦!”文宣帝一听生了气,命人把王纮捆绑起来,要把他处斩。
6.“金陵受丹诏奉命效忠公列首,燕山凛大节亡身殉难谁争先”,横额为“乾坤正气”。
7.瓦罐不离井上破,将军难免阵前亡,身为男儿武将,战死沙场乃是死得其所。
8.他好比鱼游釜中,有亡身之虞,恐怕连神仙也救不了他,何况是我?
9.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忧劳兴国,逸豫亡身;有终身之忧,无一朝之患。
10.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读音:wáng,wú
[wáng]
[ wáng ]1. 逃:逃亡。流亡。
2. 失去:亡佚。亡羊补牢。
3. 死:伤亡。死亡。
4. 灭:灭亡。亡国奴。救亡。兴亡。
[ wú ]1. 古同“无”,没有。
读音:shēn
[shēn]
(1)(名)身体:~上。
(2)(名)指生命:奋不顾~。
(3)(名)自己;本身:以~作则。
(4)(名)人的品格和修养:修~。
(5)(名)物体的中部或主要部分:车~|船~。
(6)(名)(~儿)(量)用于衣服:做两~儿制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