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士
【拼音】:tōng shì
【注音】:ㄊㄨㄥㄕˋ
【结构】:通(半包围结构)士(独体结构)
词语解释通达事理的人。通士[tōngshì]⒈通达事理的人。
引证解释⒈通达事理的人。引《荀子·不苟》:“上则能尊君,下则能爱民,事起而辨,若是则可谓通士矣。”《韩诗外传》卷一:“王子比干杀身以成其忠,尾生杀身以成其信,伯夷、叔齐杀身以成其廉,此四子者,皆天下之通士也。”明陶宗仪《辍耕录·白月圜文》:“兹承贤主人,不取通士,乃求拘儒。”
网络解释通士通士,读音为tōnɡshì,是一个汉语词汇,释义为通达事理的人。
综合释义通达事理的人。《荀子·不苟》:“上则能尊君,下则能爱民,事起而辨,若是则可谓通士矣。”《韩诗外传》卷一:“王子比干杀身以成其忠,尾生杀身以成其信,伯夷、叔齐杀身以成其廉,此四子者,皆天下之通士也。”明陶宗仪《辍耕录·白月圜文》:“兹承贤主人,不取通士,乃求拘儒。”通达事理的人。《荀子·不苟》:“上则能尊君,下则能爱民,事起而辨,若是则可谓通士矣。”
汉语大词典通达事理的人。《荀子·不苟》:“上则能尊君,下则能爱民,事起而辨,若是则可谓通士矣。”《韩诗外传》卷一:“王子比干杀身以成其忠,尾生杀身以成其信,伯夷、叔齐杀身以成其廉,此四子者,皆天下之通士也。”明陶宗仪《辍耕录·白月圜文》:“兹承贤主人,不取通士,乃求拘儒。”
其他释义1.通达事理的人。
近义词 通儒
1.今天又到了八一,我仍然感到领受你冲锋的号令!在你所向披靡的英雄队伍里,在你不可战胜的强大力量里,寄托着我们一代又一代普通士兵的责任,理想与情感。
2.眼前两名骑士骑术之精湛,更兼身材结实,虽然赔话谦逊但却掩不住脸上原有的彪悍,便是普通士卒也没这般气息,显见是极有本领之人。
3.朝鲜战场上牺牲的战士,很多是名不见经传的普通士兵。
4.这段话虽然出自一个普通士兵这样的小人物之口,但由于它说的确实是朴实的真理,几乎家喻户晓,被人们奉为座右铭,从而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
5.他有一个士兵所应有的阔肩膀,但是他的眼神中却没有一个普通士兵所常有的那种茫然若失的表情。
6.彼此交战约有一刻钟,岳飞等人觉得时机差不多了,就下令身前穿着普通士卒衣服的侍卫们瞅机会放几个人上来,好执行小李将军的鱼目混珠计划。
7.毕竟普通士兵根本不起作用,即便邱培雷凝隆等人进入战场,对于衍天之祖的战斗也没有半点作用。
8.这个男人从一名普通士兵一直杀到旗长的地位,他凭借活跃在战场上的身影被人恐惧地称呼为银狼。
9.他从普通士兵升职成为检察长了.
10.今天又到了八一,我仍然感到领受你冲锋的号令!在你所向披靡的英雄队伍里,在你不可战胜的强大力量里,寄托着我们一代又一代普通士兵的责任,理想与情感。https://www。chazidian。com/zj-352659/造句
读音:tōng,tòng
[tōng]
[ tōng ]1.没有堵塞,可以穿过:管子是~的。山洞快要打~了。这个主意行得~。
2.用工具戳,使不堵塞:用通条~炉子。
3.有路达到:四~八达。火车直~北京。
4.连接;相来往:沟~。串~。私~。~商。互~有无。
5.传达;使知道:~知。~报。~个电话。
6.了解;懂得:~晓。精~业务。粗~文墨。不~人情。他~三国文字。
7.指精通某一方面的人:日本~。万事~。
8.通顺:文章写得不~。
9.普通;一般:~常。~病。~例。~称。
10.姓。
[ tòng ]用于动作:打了三~鼓。挨了一~儿说。
读音:shì
[shì]
(1)(名)古代指未婚的男子。
(2)(名)古代介于大夫和庶民之间的阶层。
(3)(名)士人:~农工商。
(4)(名)军人:~气。
(5)(名)军人的一级;在尉以下:上~|中~|下~。
(6)(名)指某些种技术人员:护~|医~。
(7)(名)对人的美称:女~|烈~。
(8)(名)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