否终则泰
【拼音】:pǐ zhōng zé tài
【注音】:ㄆ一ˇㄓㄨㄥㄗㄜˊ˙ㄊㄞ
【词性】:成语。
【简体】:否终则泰
【繁体】:否終則泰
词语解释亦作'否终斯泰'。谓闭塞到极点,则转向通泰。
基础解释亦作/'否终斯泰/',见/'否终则泰/'。谓闭塞到极点,则转向通泰。
引证解释⒈亦作“否终斯泰”。谓闭塞到极点,则转向通泰。引《易·杂卦》:“否泰,反其类也。”汉赵晔《吴越春秋·勾践入臣外传》:“时过於期,否终则泰。”南朝陈徐陵《为陈武帝作相时与岭南酋豪书》:“夫否终斯泰,屯极则亨,若日月之回环,犹阴阳之报復。”
综合释义指闭塞到极点,则转向通泰。夫~,屯极则亨,若日月之回环,犹阴阳之报复。◎南朝·陈·徐陵《为陈武帝作相时与岭南酋豪书》否终则泰[pǐzhōngzétài]指闭塞到极点,则转向通泰。汉.赵晔《吴越春秋.句践入臣外传》:「时过于期,否终则泰。」(源)'
网友释义否终则泰是汉语词汇,读音是pǐzhōngzétài,意思是指闭塞到极点。
汉语大词典亦作“否终斯泰”。谓闭塞到极点,则转向通泰。《易·杂卦》:“否泰,反其类也。”汉赵晔《吴越春秋·勾践入臣外传》:“时过于期,否终则泰。”南朝陈徐陵《为陈武帝作相时与岭南酋豪书》:“夫否终斯泰,屯极则亨,若日月之回环,犹阴阳之报复。”
成语词典版01.汉.赵晔《吴越春秋.句践入臣外传》:「时过于期,否终则泰。」(源)'
出处《易·杂卦》:“否泰,反其类也。”汉·赵晔《吴越春秋·勾践入臣外传》:“时过于期,否终则泰。”
其他释义指闭塞到极点,则转向通泰。
1.夫否终则泰,屯极则亨,若日月之回环,犹阴阳之报复。◎南朝·陈·徐陵《为陈武帝作相时与岭南酋豪书》
读音:fǒu,pǐ
[pǐ]
[ fǒu ]1. 表示不同意,不认可:否定。
2. 不,用在表示疑问的词句里:可否?。
3. 不如此,不是这样,不然:否则。学则正,否则邪。
[ pǐ ]1. 不好,坏,恶:否极泰来(“否”和“泰”,前者是坏卦,后者是好卦。指事情坏到了极点,就会向好的方向转化)。未知善否。
读音:zhōng
[zhōng]
(1)(形)最后;末了:~点|~场|~极|~审|~霜。
(2)(名)指人死:临~。
(3)(副)终归;终于;到底:~必|~将。
(4)(形)自始至终的整段时间:~日|~岁|~年|~生。
(5)姓。
读音:zé
[zé]
(1)(名)规范。
(2)(名)规则。
(3)(动)效法。
(4)(量)用于分项或自成段落的文字的条数。
(5)(连)表示因果关系的词。
(6)(连)表示转折关系的词。
(7)(连)表示肯定判断的词。
(8)(连)表示两件事在时间上前后相承。
读音:tài
[tài]
1. 平安,安定:泰适(幽闲安适)。泰安。泰然处之。
2. 佳,美好:泰运。否(
)极泰来。3. 极:泰西(旧指欧洲)。
4. 骄纵,傲慢:泰侈(骄纵奢侈)。骄泰。
5. 通:天地交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