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孟轲母
【拼音】:zōu mèng kē mǔ
词语解释鲁国邹邑人邹孟轲的母亲,被称为孟母。
基础解释孟轲MèngKē约前——前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受业于孔子之孙子思的门人。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又一最有影响的大师,封建时代被尊为“亚圣”,又与孔子并称“孔孟”。曾游历齐、宋、滕、魏等国。孟子则宣扬“仁义”,主张实行“仁政”、“王道”,与弟子著书七篇章,即《孟子》。主张“省刑罚,薄赋敛”,使民有“恒产”,能安居乐业,并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劝告统治者要“与民同乐”,反对虐政害民。《孟子》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也是先秦的杰出散文著作
读音:zōu
[zōu]
(1)(名)周朝诸候国名;在今山东邹县一带。
(2)(名)姓。
读音:mèng
[mèng]
1. 兄弟姊妹排行最大的:孟兄。孟女(长女)。孟孙。
2. 农历四季中月份在开头的(其它两个月依次为仲、季):孟春(农历正月)。
3. 猛然不及思考,冒冒失失:孟行。孟浪。
4. 勉力:孟晋(勉力求进)。
5. 姓。
读音:kē
[kē]
(名)用于人名。
读音:mǔ
[mǔ]
(1)(名)母亲:~女|老~。
(2)(名)家族或亲戚中的长辈女子:祖~|伯~|姑~|姨~。
(3)(形)(禽兽)雌性的(跟“公”相对的):~鸡|~牛。
(4)(形)(~儿)指一凸一凹配套的两件东西里的凹的一件。
(5)(名)有产生出其他事物的能力或作用的:工作~机|失败乃成功之~。
(6)(Mǔ)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