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身说法
【拼音】:xiàn shēn shuō fǎ
【注音】:ㄒ一ㄢˋㄕㄣㄕㄨㄛㄈㄚˇ
【词性】:动词、成语。
【简体】:现身说法
【繁体】:現身說法
词语解释现身说法xiànshēn-shuōfǎ。(1)佛教指佛现出各种身形向人讲说佛法。现比喻以自己亲身经历说明道理,劝导别人。现身说法[xiànshēnshuōfǎ]⒈佛教指佛现出各种身形向人讲说佛法。现比喻以自己亲身经历说明道理,劝导别人。例亦于十方界中现身说法。——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英advisesb.orexplainsth.byusingone’sownexperienceasanexample;
基础解释佛教用语,指佛力广大,能现出种种人形,向人说法。比喻用自己的经历遭遇为例证,对人进行讲解或劝导。
引证解释⒈原谓佛、菩萨显示种种化身宣说佛法。引《楞严经》卷六:“我於彼前,皆现其身,而为説法,令其成就。”《景德传灯录·释迦牟尼佛》:“亦於十方界中现身説法。”清袁枚《随园诗话补遗》卷八:“﹝徐灵胎﹞度曲赠我云:‘端的是菩萨重来,现身説法,度尽凡夫。’”⒉比喻用自己的经历为例证,对人进行讲解或劝导。引《儿女英雄传》第五回:“如今现身説法,就拿我讲,两个指头就轻轻儿的给你提进来了。”茅盾《<清明前后>序》:“这算是开场白。以后。就让登场的人物自己来现身说法。”
综合释义佛教用语。指佛力广大,能现出种种人相,向人说法。现指以亲身经历和体验为例来说明某种道理。袁伯珍这一席话,可谓~。◎清·无名氏《官场维新记》第十六回
网友释义现身说法,佛教用语。指佛力广大,能现出种种人相,向人说法。现指以亲身经历和体验为例来说明某种道理。
汉语大词典(1).原谓佛、菩萨显示种种化身宣说佛法。《楞严经》卷六:“我于彼前,皆现其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景德传灯录·释迦牟尼佛》:“亦于十方界中现身说法。”清袁枚《随园诗话补遗》卷八:“﹝徐灵胎﹞度曲赠我云:‘端的是菩萨重来,现身说法,度尽凡夫。’”(2).比喻用自己的经历为例证,对人进行讲解或劝导。《儿女英雄传》第五回:“如今现身说法,就拿我讲,两个指头就轻轻儿的给你提进来了。”茅盾《〈清明前后〉序》:“这算是开场白。以后。就让登场的人物自己来现身说法。”
国语辞典原指观世音菩萨来教导众生,因众生的不同因缘,而化现适当的各种身分。见《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后比喻以亲身经历为例证,来劝导别人,如:「他以自己苦读多年的经验,现身说法,更是可贵。」现身说法[xiànshēnshuōfǎ]⒈原指观世音菩萨来教导众生,因众生的不同因缘,而化现适当的各种身分。见《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后比喻以亲身经历为例证,来劝导别人。例如:「他以自己苦读多年的经验,现身说法,更是可贵。」成语解释现身说法
辞典修订版比喻以亲身经历为例证,来劝导别人,如:「他以自己苦读多年的经验,现身说法,更是可贵。」
出处清·孔尚任《桃花扇》:“如今应制讲义;那能如此痛快;真绝技也!敬亭才出阮家;不肯投别人;故此现身说法。”
其他释义佛教用语。指佛力广大,能现出种种人相,向人说法。现指以亲身经历和体验为例来说明某种道理。
1.当然受到尊重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这种尊重不仅来自麾下的球员和自己的现身说法,而且来自球迷和对手的爱戴等等。
2.今现身说法,借此作“言志”,势必让顽石点头,加深了谜作的强烈感染力。
3.游览片厂一周之后,欣赏明星现身说法的表演是值回票价。
4.他有了一个想法:把阿婆请到发布会上,现身说法,如何遭受电集诈骗的。
5.接下来由三位同修现身说法,非常诚心地讲出自己的一些体验以分享大家。
6.他们纷纷现身说法,怒斥江家暗中派出淆乱视听的人。
7.宣传片中一桩桩一件件真实的事件,一个个亲身经历者现身说法,使我对“反对邪教,崇尚科学”的意义有了直接而深刻的体会。
8.他们的“现身说法”,也确实让不少官员怵然而惊、得到了警示。
9.近来网路诈欺形式愈来愈多样化,因此,电视台纷纷邀请受害者现身说法,以免大家再受骗上当。
10.他现身说法把道理讲得深透极了,我们心服口服。
读音:xiàn
[xiàn]
(1)出现;显露。
(2)现在;此刻:~状|~任。
(3)(副)临时;当时:~编~唱|~做~卖。
(4)(形)当时可以拿出来的:~钱|~货|~款|~存。
(5)(名)现款:兑~|贴~。
(6)(动)表露在外面;使人可以看见:~原形|~出笑容|图穷匕首~。
读音:shēn
[shēn]
(1)(名)身体:~上。
(2)(名)指生命:奋不顾~。
(3)(名)自己;本身:以~作则。
(4)(名)人的品格和修养:修~。
(5)(名)物体的中部或主要部分:车~|船~。
(6)(名)(~儿)(量)用于衣服:做两~儿制服。
读音:shuō,shuì,yuè
[shuō]
[ shuō ]1. 用话来表达意思:说话。说明。演说。解说。
2. 介绍:说合(a.从中介绍;b.商议;c.说和。“合”均读轻声)。说媒。
3. 言论,主张:学说。著书立说。
4. 责备:数说。
5. 文体的一种,如韩愈的《师说》。
[ shuì ]1. 用话劝说别人,使他听从自己的意见:游说。
[ yuè ]1. 古同“悦”。
读音:fǎ
[fǎ]
(1)(名)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强制遵守的法律、指令、条例等行为规则的总称:宪~。
(2)(名)方法、方式:写~。
(3)(名)标准样子;可以模仿的:取~。
(4)(名)佛教的教义;也泛指佛教和道教的:~术。
(5)姓。
(6)(动)效法:~后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