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无二价
【拼音】:yán wú èr jià
【注音】:一ㄢˊㄨˊㄦˋㄐ一ㄚˋ
【词性】:成语。
【简体】:言无二价
【繁体】:言無二價
词语解释谓货价说一不二。言无二价[yánwúèrjià]⒈谓货价说一不二。语本《后汉书·逸民传·韩康》:“常采药名山,卖于长安市,口不二价,三十余年。”
引证解释⒈亦作“言不二价”。引语本《后汉书·逸民传·韩康》:“常采药名山,卖於长安市,口不二价,三十餘年。”《镜花缘》第十一回:“况敝货并非‘言无二价’,其中颇有虚头。”《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二回:“别的东西有箇要价还价,这箇纸是言无二价的。”老舍《四世同堂》十五:“他的小布铺,一向是言无二价,而且是尺码加一。”艾芜《人生哲学的一课》:“货在商人店里,贵得如同宝贝,真是言不二价的。”
综合释义货物的价钱说一不二。言无二价[yánwúèrjià]修订本参考资料:价格说一不二,不可讨价还价。镜花缘.第十一回:况敝货并非言无二价,其中颇有虚头。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十二回:别的东西,有个要价还价;这个纸是言无二价的,五分银子一张。
网友释义言无二价,成语,作谓语,指货物的价钱说一不二。出自《后汉书·逸民传·韩康》:“常采药名山,卖于长安市,口不二价,三十余年。”
汉语大词典谓货价说一不二。语本《后汉书·逸民传·韩康》:“常采药名山,卖于长安市,口不二价,三十馀年。”《镜花缘》第十一回:“况敝货并非‘言无二价’,其中颇有虚头。”《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二回:“别的东西有个要价还价,这个纸是言无二价的。”老舍《四世同堂》十五:“他的小布铺,一向是言无二价,而且是尺码加一。”亦作“言不二价”。艾芜《人生哲学的一课》:“货在商人店里,贵得如同宝贝,真是言不二价的。”
国语辞典价格说一不二,不可讨价还价。言无二价[yánwúèrjià]⒈价格说一不二,不可讨价还价。引《镜花缘·第一一回》:「况敝货并非言无二价,其中颇有虚头。」《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二回》:「别的东西,有个要价还价;这个纸是言无二价的,五分银子一张。」成语解释言无二价
辞典修订版价格说一不二,不可讨价还价。《镜花缘.第一一回》:「况敝货并非言无二价,其中颇有虚头。」《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二回》:「别的东西,有个要价还价;这个纸是言无二价的,五分银子一张。」
成语词典版修订本参考资料:价格说一不二,不可讨价还价。镜花缘.第十一回:况敝货并非言无二价,其中颇有虚头。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十二回:别的东西,有个要价还价;这个纸是言无二价的,五分银子一张。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十一回:“况敝货并非‘言无二价’;其中颇有虚头。”
其他释义货物的价钱说一不二。
1.整顿社会治安,可以使商人安心做生意,没有被偷抢之忧;提倡商业道德,必须货真价实,言无二价,对于外来人士,不但可以免受欺诈,更可以树立城市的形象。
2.老北京的买卖地儿都标榜自己言无二价,童叟无欺。
3.在找到第二家表店,那修表的好似与其串通好一般,言无二价,三元钱,那是我生命的全部,要依靠三元钱维持生存,分毫不能损失。
4.现在某些国有商店里的商品往往言无二价。
5.我这个人言无二价,说话历来都是算数的。
6.他说话算数,言无二价。
7.商人应该做到言无二价。
8.韩康无意间把广告做到了极高的境界,言无二价、童叟无欺无疑应该是广告的根本。
9.正厅两边柱上分别书刻‘言无二价,童叟无欺’和‘货真价实,概不抹零’的招牌。
10.百年“同记”那“言无二价、童叟无欺”的店规,足以在当代人心中激起阵阵波澜……
读音:yán
[yán]
(1)(名)话:~语|语~|格~。
(2)(动)说:~之有理|畅所欲~。
(3)(量)汉语的一个字叫一言:五~诗。
(4)姓。
读音:wú,mó
[wú]
[ wú ]1.没有,与“有”相对;不:无辜。无偿。无从(没有门径或找不到头绪)。无度。无端(无缘无故)。无方(不得法,与“有方”相对)。无非(只,不过)。无动于衷。无所适从。
[ mó ]南无,也作“南谟”。佛教用语,常用于佛、菩萨名或经书题名之前,表示对佛和佛法的尊敬,含“归敬”、“敬礼”的意思。如:南无阿弥陀佛。
读音:èr
[èr]
(1)(数)数目字:一~。
(2)(数)序数;表顺序:第~。
(3)(形)次等的:~把刀。
(4)(形)两样:不~价。
读音:jià,jiè,jie
[jià]
[ jià ]1. 商品所值的钱数:价钱。价格。涨价。调价。待价而沽。
2. 商品之间相互比较和交换的基础:价值。代价。
3. 化学名词:“原子价”。
[ jiè ]1. 旧时称派遣传递东西或传达事情的人:“走价驰书来诣”。
[ jie ]1. 〈方〉用在否定副词后面加强语气:不价。
2. 副词性词尾:震天价响。